江心菜场,
同样是凉爽的阴天,17岁的黄川好不容易摆脱了徐瑶和童刚,回到了办公楼。
也不知道为什么,每到了下午五六点时,两人都不喜欢呆在办公室,而是呆在菜田里,或者是在江边的榕树下吹风。
办公楼里静悄悄的,黄川来到了二楼,在左手边第一个办公室的窗户外,他愣住了。
只见窗户里陈场长以一个奇特的姿势在~在睡觉?
他好像有点明悟,又默默退出了办公楼,原本想去库房整理的心思也淡了,又回到了江边,听徐瑶和童刚聊天。
家庭琐事,生活趣事,但更多的还是关于菜场的变化。
扭亏为盈的变化。
才来两天,他就已经知道了,陈场长就是江心菜场的天!
但他又不是很明白,平时看起来平平无奇的陈场长是怎么让菜场扭亏为盈的。
…
陈家志是被喇叭声吵醒的,随即又听到了敖德良和易龙等人的喊声。
敖德良?
原本还有点迷糊的陈家志一瞬间清醒了,这是睡了多久?
他下午睡了一会儿便醒了,又学了一会儿财务,然后背了一会儿鸟语词汇就又睡着了。
但也不应该这么快,抬手看了下时间,还不到八点啊!
满载从东乡菜场过来怎么也得1个小时吧,不到七点就出发了?
今天是阴天,也较为凉爽,但再怎么也得下午3点才能开始收菜。
陈家志带着惊疑,从茶几上拿了一杯还有些余温的茶水喝下,才匆匆下楼到了院子里。
“德良,你们几点开始收的菜,这么早就到了。”
“3点半。”
“3点半?”陈家志讶然道:“4个半小时就收完了?!”
“没那么久,3个多小时就收完了,今天大伙儿动作都有点快,但老板你放心,品相和包装我都是看着的,绝对出不了问题。”
敖德良就站在卡车旁,这是一辆解放牌卡车,属于中大型车辆,车上装满了菜筐。
想起下午收菜时的场景,敖德良都还有些意犹未尽。
这可能是东乡菜场收菜速度最快的一次。
芥兰根条通常都比菜心粗,叶片也更厚,一根菜的重量远超菜心,这次的菜薹不仅粗,还长,就更重了。
假如一筐菜30斤,菜心需要八九手,芥兰可能就只需要五六手菜就够了。
收菜速度天然就有优势。
再加上中午时分,他给众人说了江心菜场的发展过程,说了他们这批人的经历、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