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杂陈,叫人听了十分不好受。
我马上就想起了王英莲,就来到了街上看热闹。
一个红色的三轮车,油漆掉了一半,满身是泥,两个高高的红色旗子插在上面,呼呼作响。三轮车的四周挂着一张扩大版的女娃子的彩色照片,应该就是丢失的那个女孩子,而后面被包裹了起来,就像一个帐篷一样,里面好像有一个人,看不太清楚,隐隐的能听到他在笑。
而骑车子的,是一个中年妇女,一脸的皱纹,又干又黑,皮肤粗躁,都起了皮,头发早已花白,穿着一身脏兮兮的运动服。
别看这样一个人,表情早已麻木,却依然透露着坚毅。
这辆三轮车,围着我们的村子,转了一圈又一圈。
那个中年妇女,审视着每一个路过的门,黄褐色的眼眸里,透露着渴望,希望会有一扇门为她打开。
可是,除了七八个挂着鼻涕的小孩子,跟在三轮车后面跑,这个村庄却没有一个人出来,只是远远的望着这个三轮车,交头接耳。
有一两个大一点的小孩,刚想迎上去说些什么,马上就被大人拉开了。
我看到这一幕,心里一沉,这不就是王英莲说的那样吗,这个村庄没有一个人肯帮她,当初她这样说时,我还以为他夸大其词,平常我以为这些村民和善仁爱,没有想到,亲眼所见,这些村民都是如此的麻木和不仁。
想想我也明白,我们村庄并不太富裕,现在的彩礼这么高,条件不好的根本找不到媳妇儿,我们村子里就有七八个光棍汉,要解决他们单身问题,只有买媳妇儿了。
而买媳妇也需要一大笔钱,如果媳妇跑了,这笔钱问谁要?
而剩下的光棍,多半是村子里生活的最苦的人,买回来的媳妇,日子过得怎么样,可想而知。
我的脑海里,出现了头一次看见王英莲的样子,脖子上挂着一条粗粗的铁链,全身都是伤,没有一个人理她,见到什么吃什么,连生的活的东西都吃。
我忍不住了,上前去问,“这是你家的小孩?”
那个中年妇女一见有人搭话,激动得眉头高高的扬起,连连的点头,马上就问,“你看见她啦?”
还没有等我答话,一个老太太就跑了过来,拽着我的胳膊,“她在外面上学,她能认识谁?你到别的村庄去找找吧,也许能有机会找到你的女儿。”
说着,不顾一切的把我拉开了。
中年妇女好像看惯了这一幕,一点都不吃惊,只是目光投在我身上,久久不忍离去。
我回头望着她,那一脸的褶子,应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