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摆,似乎在感受,似乎在享受!年轻男子一脸迷醉的味道,嘴角微微蠕动,喃喃道:“拥有身体的感觉真好!”
“当年你赐给我的一切,我将一一奉还,五千年,五千年的等待,我就为了这一刻,我终于等到,我相信这一条不会太久,不过首先我要去找几个小子,几个有趣的小子!”
年轻男子一脸意犹未尽的说道,脸上显露出一阵阵邪笑,在这样黑暗的气氛之下,显得尤为恐怖,尤为邪恶,若是这一刻三胖子在此,必然会尖叫到,这不就是与自己大战一场的那货吗——姚无海!
ps:最近要写佛教,所以查了点资料,看到一些自己认为不错的东西,帮大家扫扫盲!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体现了佛教“缘起性空”的精髓!原来是两句:“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是佛教思想!世间所见的一切物质,佛法叫做“色”,‘缘起’是说世界万物(色)都是因缘而起,并不能单独存在,因此没有自性可言!大树的成长是“因缘而起”,所以没有自己的本性,用佛家的话讲,就是没有自性!
没有自性,就不能说它“真有”!但是我们也不能说它‘无’,因为他毕竟存在,所以说它“非有”‘非无’。说它‘有’,它没有自性,说它’‘无’,其“性相既生”,所以‘万法’‘非无’,非有,非真有,也非真无,所以说性空!这就是佛家说的“缘起性空”!
色即是空,是指万法皆因缘而起,其性为空,空不是绝对的无,离开色法别觅空相,实不可得,所以说“空即是色”!
“色即是空,让人们意识到事物的现象,认识到诸多的苦和烦恼都是有虚妄产生,空即是色,则是有事物的共性,因缘关系,让人们知道因果报应,善恶循环!
所谓,“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未世因,今生作者是“
所谓的大慈大悲,相当于儒家的仁!
嘿嘿,大家看到了,是不是感觉自己以前嘴上念得某句话一直都是错的,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