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饥饿难耐,偶有病倒,军中医者虽竭力救治,无奈药材亦告急,伤病者难以得到及时救治,此情此景,令人痛心疾首。
城内军属亦是苦不堪言。百姓家中余粮所剩无几。好在春耕在即,大家又有了活下去的希望。
前些天,各军属纷纷回村春种。可不过几日,已有上百百姓返回守捉城,哭诉自家田地被官府收走,还说众人的户籍也已被迁入巫闾守捉城。
卑职从未见过朝廷的人将军属的户册送来,亦未见有人给予百姓补偿或者分配新的土地。
卑职远在不毛之地,消息闭塞,不知朝廷收归百姓土地的消息是否属实,若节帅知晓内情,还望告知一二。
如今城内每日可见孩童啼哭,老弱病饿,人心之稳,实难维系,卑职虽有心安抚,然手中无粮,实不知该从何下手。
卑职深知,将士在外,粮草为先。若无充足粮饷,何谈坚守城池,更何谈遇敌时能一击击退敌军?故此,卑职斗胆上书,恳请节帅速速调拨粮草军饷,以解燃眉之急。
否则,城中士兵与百姓,恐将难以支撑,后果不堪设想。
卑职深知,大人肩负国家重任,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定有诸多考量。然则,城中军民之生死存亡,亦关乎国家之安危,望大人念及此,速作决断,卑职及全城军民,将感激不尽,誓死效命,以报国家之恩,大人之德。
卑职李凌云,顿首再拜,静候佳音。
李凌云洋洋洒洒写了七八百字后停笔。
他拿起纸张通读了一遍,感觉没什么问题,便将墨迹吹干后装入信封,让人快马加鞭的送去了营州。
等士兵一走,他转身去了王翰的住处。
王翰自从搬进军营后,基本上都待在自己的营房里,没什么大事不出来。
李凌云上前敲了敲门,里面传来一道有些疲倦的声音:“谁啊?”
“李凌云有事来访,叨扰之处,还望监军海涵。”
里面的人沉默了。
好半晌,门才从里面打开,王翰扬起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脸,问道:“李守捉,这次来又准备让咱家写什么内容?”
自从李凌云知道他每过一段时间就要给安山回信后,也不再拘着自己了。可是每次的信件都需要他过目之后才能往营州送。
送信的两个书记官也被他收买了,第一次送信就拆穿了自己没画和安山约定好的标记这事儿,害得他被李凌云好一顿恐吓,差点小命就丢了。
他不知道自己和安山的秘密为什么会被那书记官知晓,反正从那之后,他每次的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