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出来的衣物暂时无法满足城内百姓的需求。”
“哪怕下官规定一人只能买一件过冬的冬衣,可依然有一半的百姓买不到衣服。”
李凌云点点头:“我知道了,你抽时间将城内商人集中起来开个会,让他们积极在守捉城内外开办厂房,咱们可以多给他们一些政策上的扶持。”
沈新远迟疑道:“商人重利,历朝历代都在抑制商人崛起,咱们如此扶持他们,会不会有风险?”
商人不事生产,却又能很快赚取大量银钱,若官府再扶持他们,百姓会不会都跑去经商?
一旦所有人都去经商了,地里的庄稼谁照看?
“你下去拟个章程,咱们专门成立一个衙门来管理这些商人,按他们赚到的钱数多少阶梯收税,鼓励他们多办厂,多从事生产劳动,如此还能解决城内百姓的生计问题,只要咱们调控好,出不了大问题。”
光靠守捉城官方力量,他们很难将百姓日常所需全部解决,还是要靠着城内那帮商人之手,才能让城内快速发展起来。
至于百姓尝到甜头都去经商的问题,李凌云觉得这根本不是问题。
现代商业发达吧?依然有老百姓在安心种地,土地对华夏百姓有着致命的吸引力,只要有地种,绝不会有人将土地荒废。
沈新远点头应下:“下官知道了,下官这就召集城内大小商人去民政处议事。”
“去吧,顺便告诉他们,过段时间本帅会在燕岭关那边与朵颜部人互市,有兴趣的可以准备好货物,到时候跟随本帅一起过去。”
“对了,你告诉他们,与草原人做生意,商税是平时的三倍,货物卖完就收税。”
“再告诉他们,只要服从衙门管理,以后与别国人做生意的机会多的是,但是若有人敢不服衙门管理,那么以后他们便没有这种机会了,也不能继续在守捉城内做生意。”
沈新远听了李凌云的话眼睛一亮。
有与别国做生意的机会,城内那帮大小商人应该不会太抗拒被衙门管着这事儿了。
毕竟,他们在守捉城内卖东西价格不能太离谱,否则就会被剥夺行商资格。
但是和草原人做生意是没有这种限制的,李凌云也不可能让他们将货物低价卖给草原人。
在守捉城卖一两银子的货拉到燕岭关卖四五两银子甚至更高都是可以的,就算交三成的税,收益也远比在守捉城卖的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商人逐利,商人也精明,想通这一点并不难。
有与别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