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二年二月十二,追击安山、车群峰、薛和尚等人的将士返回并州,带回了车群峰和薛和尚的人头。
安山在亲卫的护送下西逃,最终消失在连绵大漠中。
二月二十五,山南道林业投降并亲自来并州请罪,柳怀瑾李凌云等人商议一番,接纳了对方请罪,且让其继续任山南道大总管。
三月初,北方叛乱基本肃清,柳怀瑾认为可以回归长安了。
五月初五,出逃半年的天子重新回到长安城,天下百姓终于安了那颗悬着的心。
五月初六,长安传出消息,新帝驾崩。
同日,柳怀瑾拿出先帝遗诏,拥立年仅八岁的太子李正继位,并昭告天下,由他和辅国公房婵真、镇国大将军李凌云共同辅佐太子处理政务。
此召一出,震惊了无数人。
柳怀瑾和房婵真任辅政大臣合情合理,两人都是三朝元老,无论是论资历还是论经验,都够辅政的资格。
可他李凌云凭什么?
是,他是骁勇善战,收复北方基本都是他的功劳,可他一点政治经验都没有,一天朝堂都没站过,这样的人如何做辅政大臣?
于是乎,成片的折子飞向了柳怀瑾的办公处,都在劝他三思,将李凌云换成资历老成的人。
刘怀瑾只用一句话就将众人堵了回去。
让李凌云任辅政大臣是先帝的命令,难道你们要抗旨?
众人闻言不敢再言。
永和二年六月初六,李正身穿天子冕服,祭拜天地与列祖列宗后,正式登上帝王位。
登基当日他便以天子身份下了三道旨。
第一道,天下百姓久受战乱之苦,生计艰难,自己虽年幼,却也不忍百姓受苦,特下旨减免诸州县三年田税,以令百姓休养生息。
第二道:大赦天下,凡十不赦罪行之外的人,全部赦免其罪,令其归家反省,重新做人。
第三道:嘉奖驱逐贼子,收复失地的众人。
李凌云晋封太尉,绶护国公之爵,其麾下诸都统皆封将军位,各自领兵镇守一方。其余将士也都有进封。
跟随先帝移驾并州的诸臣子也各有封赏,前来勤王的臣子及义士皆赏。
……
六月底,朝堂逐渐稳定,李凌云返回守捉城。
城内百姓见他回来,无不欢呼雀跃,已经建成的主街道两旁站满了迎接的百姓。
当众人得知他此次前来只为接妻儿去长安时,一个个顿时嚎哭不止。
李凌云无奈,只好许诺大家,会时不时的来看他们,这才让大家哭哭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