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书信之后,老李就派出了影卫开始调查,直到彻底确定了事情的真实性,李世民这才将自己的老基友们召集了过来。
之后的事情就是书房中刚才发生的那一幕,不需要过多预言描述……
“嘶~”
直到李世民将事情的经过彻底说出来,书房中这才响起一阵又一阵的吸气的声音。
“没想到禄东赞和萨依木拉二人居然拥有这样的勇气和智慧,当真是……难以想象!”
在场众人中除了尉迟恭和秦琼二人稍微有些憨直,剩下的哪一个不是玩计谋的好手?
正是因此,所以他们才会对李世民描述的事情感到吃惊和不可思议。
一个字:
奇!
禄东赞劝降松赞干布的计谋精妙吗?
并不!
以大唐如今的强大威势,只要松赞干布不是傻子,就一定会做出真正正确的选择。
但就算是如此,这样的计谋却没有一个人提出来过。
为什么?
因为不够稳妥!
不管是长孙无忌还是杜如晦等人,他们在定计的时候追求的都是成功率。
如果同样是想要收服吐蕃,长孙无忌等人肯定会先派大军压境,最好再和吐蕃发生几次漂漂亮亮的战事。
换句话说,为了能够百分百的收服吐蕃,长孙无忌等人会选择先亮肌肉,最好先把吐蕃的老小子摁在地上摩擦摩擦,然后再开始招降工作。
与大唐谋士的计谋相比,禄东赞的计谋就显得大胆了许多,但也正是因此,所以才能取得这样的成果。
除此之外,萨依木拉的配合当然也是不可或缺的。
如果换一个胆小小一点儿的人去传信,估计还没有来得及‘说服’松赞干布就已经被扔进狼窝里面当外卖了。
可以说萨依木拉‘挟持’松赞干布的行为完全是一次点睛之笔:
正是由于他的这个举动,才让松赞干布及时的从暴怒状态中‘清醒’了过来……
当然,这并不是说禄东赞的智谋就要超过大唐的诸多谋士:
正所谓‘尺有所长、寸有所短’,他们的行事风格各有各的优点,不是能够轻易比较的。
“相比较这个,老夫更加敬佩的却是殿下。”
长孙无忌刚刚表达了自己对禄东赞的欣赏,杜如晦的声音就响了起来:
“连禄东赞这样的人都能收服,并且将这样的重任交给对方,可见殿下看人之准!”
不得不说,自从被李承乾从病危状态拉回来之后,老杜在某些方面就表现的越发舔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