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道就近的给拿了起来,入手很沉,有点压手。微微的把宣德炉给倾斜了一下,看到在底款处,有三行六字的楷书“大明宣德年制”。不过呢,在贾似道的印象中,几乎是大多数的宣德炉,不管是真的,还是做旧的,大多会给弄上这么一个款识的吧?
若不然,还怎么叫宣德炉啊?
贾似道把宣德炉小心的把玩了一阵子,心中多少有了几分紧张的感觉。这对于贾似道来说,可是很少出现的一种心情。倒不是说眼前的这么一只宣德炉,让贾似道有些情不自禁,生怕给磕着碰着了,又或者是存了捡漏的心思。宣德炉的一些资料,贾似道也是有所了解的。这东西自古就无所谓真假,因为真品实在是太少了,而且后世也有着大量的仿制。不说别的吧,就是博物馆里陈列着的,也有许多是标明着是宣德款的铜香炉的。
可是实际情况呢?
这些陈列着的宣德款的铜香炉,究竟是不是来自于明朝的宣德年间,是不是属于真品,谁也不知道。
贾似道的紧张,仅仅是被会客室里的氛围给影响到的。要知道,这里可是“慈云斋”,坐在贾似道跟前的,是“慈云斋”的龚老板,人家嘴里的一句“宣德炉”,其份量远要比其他的一些人说出来重得多了。
这就好比是一件普通的东西,若是皇帝用过了,那就无形中有了骄傲的资本一样。也是为什么一些名人收藏过的东西,和没有什么历史故事的相同的东西比起来,价值要高上不少的原因。
若不然,古玩街的小贩们为什么要拼命的给自己的东西编故事?吸引买家的注意力是一个方面,更多的,是想要让顾客们明白,想要买下来的东西是有历史传承的,这玩意儿在收藏一行是传承有序的。
……
贾似道简单的欣赏过之后,就把宣德炉给搁置到了茶几上。随后,先是王叔拿过去把玩了一下,嘴里漫无边际的询问着:“老龚啊,你这东西都是什么时候收上来的啊?这玩意儿看着很不错啊。”也不求龚老板能老老实实的回答。
再就是阿三接过手,一边随意的翻看着,一边嘀咕着:“龚老板,这应该是属于明仿的玩意儿吧。这整体的器型嘛,比较的饱满。冲天耳做的也很真实,在触摸的手感上,还有那么点儿意思,说明这只炉子的铜质非常的精炼,真是不错啊!……多少钱?”
贾似道不禁扑哧一下笑出声来。
按常理来说,如果一个人帮你鉴定一件东西,嘴里说的大多数都是好话的话,那么就是说,这个人明显的不太看好你这件东西,或者,即便是比较的看好也没有想要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