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刘老正是因为对这么一件田黄石大印有兴趣,却又担心自己手头的资金不够,与其给别人拍去了,拿回家收藏着,让田黄石大印不见天日,那还不如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卖贾似道一个人情,把这件东西的价格给抬上去。到最后,若是能够流拍的话,也就是没有什么人出得起这件东西真实的价格的时候,这件东西自然也就落回到贾似道的手里了。
而对于刘老爷子来说,落在贾似道的手中,总要比一些田黄石的收藏爱好者给拿去了来得好吧?至少,贾似道的身份是一个翡翠商人,这种简单的信息,想必刘老爷子还是很容易就能知道的。
这样一来,刘老爷子这位对于田黄石大印比较感兴趣的老者,也就有很高的高率能收到手这么一件藏品了。
还真是想得周到啊!
贾似道『摸』了『摸』自己的鼻子,叹了口气。跟这些行家比起来,在收藏的道路上,贾似道忽然的就感觉到自己的道行还是太浅了一些。
另外,虽然现场有着不少的人,都在踊跃的报牌,想要收到一件两件的展示台上的东西。不说能不能讨得杨老爷子的欢心吧,就光是冲着展示台上的宝物的真实的价格,他们也是有点儿趋之若鹜的感觉了。
即便不是每个人都冲着最好的几件东西去的,就如同是第一号展示品中的那件和田白玉雕刻,一百万的底价,很快的就被哄抬到了一百五十万的价格。当然了,因为这件白玉雕刻作品,实际上在市面上的价格,也就是这么个门槛了,到了一百五十万这个坎儿之后,竞相争夺的热闹劲儿,也就淡了不少。
大伙儿一起哄抢的目的,无非就是这么一件东西,算得上是展示台上的十七件宝物中,价格比较偏低的。如果能趁机收到手的话,也不算白来了这边一趟。如果你作为杨老爷子,是对于那些抢拍下宝物的人有印象呢,还是对于那些前来走一朝,什么也没有留下的人有印象呢?
阿三就告诉过贾似道:“我琢磨着,若是我和杨老爷子是好友,都来到了他的寿宴中了,又出现了十七件的宝物,要是一件都不拍下来的话,也实在是有点儿说不过去啊。”
也难怪,展示台上的任何一件宝物,都出现了有人报牌的景象了呢。
不过,这也是因为第一件和田白玉雕刻的小巧,讨人喜欢。就说是紧接着的大块的和田玉『毛』料吧,这样的宝物,只有在真正的和田玉石的收藏爱好者眼里,才算是争夺的目标,至于那些光是冲着杨老爷子的人情,而报牌的人,这会儿遇到这么大块的玩意儿,就有点儿偃旗息鼓的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