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公司1995年实际账目利润为亿人民币,因为胡一亭独资,所以这剩下的利润说白了全都归他个人所有。
加上1995年重光通讯上缴利润5600万,实际1995年归属胡一亭的利润约为亿,这数字已经扣除了胡一亭当年从公司取走得一部分用于生活消费的现金。
而在刚刚过去的1996年,朱小桥计提的利润就不再包括重通,而只有重光集团总部,说白了就是只有重光微电子。
1996年重光微电子的虚拟股股权试点正式启动,胡一亭当初承诺给计算所六人研发小组和王丽丽七人的每人1%虚拟股权也已经落实。
从96财年开始,胡一亭的重光集团只能提取重光微电子利润的51%,而剩下的49%利润属于虚拟股权。除了上述七人的7%,另有%在96财年结束后,根据公司员工的考评表现,进行了分配,其余%滚入重光微电子公司的资产,充作未分配利润,投入下一年的生产经营。
1996财年,不计重通的话,重光集团扣除各项支出,其中包括下属央研院、湖研院以及各地分公司与晶圆厂的研发建设费用和贷款,总利润约70亿。其中51%归属胡一亭,约合亿人民币。
所以朱小桥最后统计,胡一亭目前可提取的利润,95、96两年合计约亿人民币,约合8亿美元。
提取之前,重光集团账面有四十多亿人民币,十多亿美元
提取之后,重光集团账面剩余资金,人民币与外汇总计,约合亿人民币。
面对朱小桥传来的厚厚的传真,胡一亭仔细看完,给朱小桥打了电话,对这八亿美元提出了要求,希望能在缴纳个税之后,全部留在香港中国银行的个人户头里,用于个人的在港投资。
因为提前在利润里扣除了贷款和一切负债,胡一亭心里很踏实,重光集团账面资金充足,自己哪怕把这些钱全亏完,也不会影响事业大局。
朱小桥听说老板要投资港股和恒生期指,也是咂舌,心说老板年纪轻轻别是上当受骗了吧,金融领域骗子最多,又不是老板擅长,风险实在太大。
不过胡一亭声称自己对香港一些科技公司感兴趣,所以打算收购,这才打消了朱小桥的顾虑。
于是朱小桥向胡一亭保证,自己会在最短时间帮他搞定在港投资的身份问题。
这年头国内个人投资者要投资港股或者美股,渠道很少,基本上要靠个人海外关系进行开户,在国内想看港股即时行情都很麻烦。
不过朱小桥知道,对于自己老板来说,钱不是问题,那么自然而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