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林小说网 > 综合其他 > 统计大明 > 第二百四十九章以退为进

第二百四十九章以退为进(2 / 3)

所以与其着急的革新机器发明什么蒸汽机,还不如想想怎么种出更多的粮食让更多人脱离耕地成为工人。

要知道糠稀时,华夏虽然没有任何先进工业,根本不知道蒸汽机为何物,国民生产总值一样高过大英帝国等欧罗巴列强。

无他!人口基数大尔!现在的大明虽然还没有迎来人口爆发,但是朱慈烺不照样用手工方式完成了年产十万支火铳的规模!

看着吓饶数字,但是对于大明来,也就是勉强够用,假设大明装备六十万火器部队,那么就意味着要六年才凑够部队装备。

这六年的时间,部队训练、打仗、常磨损,一支火铳也就到了使用寿命,也就是想要保持战斗力,年产十万支只是基础而已。

但是仅仅这个基础,朱慈烺就搞得北直隶铁匠不足,农具价格飙升,也就是不管谁掌控军事,大明的军工产能都到了极限。

相反,朱慈烺知道,以后是后装枪的下,就算不搞后装枪,前装枪也是有膛线之后威力可以暴增。

再了现代战争打的是后勤,打的是工业生产能力,只要朱慈烺集中发展一省,就是有两三个跳梁丑,朱慈烺也有信心随手捏死。

再经济,生意做大之后,朱慈烺就不再局限于某地了,在京城能掌控生意,那去到地方,这些产业依旧能够掌控。

大明没有人比朱慈烺更懂经济,所以那些皇庄皇店交给谁都不如交给朱慈烺,崇祯就算只为了获得稳定的财源,他也不会这个时候动手。

而且把经济集中在一省之地,比起全国范围的普遍撒网更容易获得成功,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就像滚雪球,只有越到后边收益才越大。

想要打牢一个省的基础可比整个大明简单多了,有了龙头以后其他地方发展也就简单了。

这一年朱慈烺一直在规划的就是京城、津加上永平的唐山,以三地的优势发展经济实力,完成初期的工业布局。

这里面有优势也有劣势,优势就是大明京城人文汇聚之地,基础雄厚,无论是市场还是技工数量都是其他地方无法比拟的。

缺点也是一样多,发展的时间太久了,利益盘根错节,想要改革必然触动谁的利益,就是想找一块地办厂都是困难重重。

军事上又一直受建奴威胁,这一战虽然建奴很可能突破不了长城防线,但是建奴没有彻底被消灭,谁也不敢保证对方百分百渗透不进来。

要是换一个环境,地方势力薄弱,朱慈烺完全可以尽施展,那些利益团体也威胁不了王权,也不用担心建奴入寇,那岂不是美哉。

朱慈烺

最新小说: 我在漫威扮演DC英雄 我在高武世界捕捉万物为宠 我在精神病院斩神 穿越之直上青云 华娱从三国剧组开始 被我渣過的病嬌都重生了 极品隐婿 穿成女主的影卫(穿书) 火红年代从街道办开始 综漫:战狂从咒回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