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一切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堆积在一起,就造成了多尔衮降智光环失效,智商回归的多尔衮果然不愧他睿亲王之名。
不过在朱慈烺看来,这不过是建奴的回光返照而已,目前真正的女真人已经不足五万,而且内部矛盾重重。
蒙古部落观望之势明显,汉军旗也被拆分的四分五裂。
看着忧虑的崇祯,朱慈烺只得劝道:“父皇,从目前来看,咱们处于守势其实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崇祯看着他:“此话怎讲?”
朱慈烺解释道:“父皇,这个就像当年曹操对付袁绍死后的河北一样,步步紧逼只会让对方团结一心。
大明要是放缓压迫,其内部矛盾必然会爆发,到时候火并一场,不管是谁输谁赢,对大明都是有利的。
这第一就是火并之后的建奴实力大为削弱,再也无力两线作战,到时大明的防守压力就会大减。
第二就是无力两线作战的建奴,自然再也不能派大军侵略九边,那样岂不是辽东老窝不保。
也就是说,火并之后的建奴,再也无力跳出辽东,到时候咱们的第二步战略目标也就达成了。”
崇祯听着朱慈烺的话好像有点道理:“可是留多尔衮在此,朕寝食难安!”
朱慈烺开解道:“其实想要赶走多尔衮非常简单,但是参谋部不是打算稳妥一点么!”
崇祯眼睛一亮:“哦?什么方法?快说说?”
朱慈烺抬头:“这第一就是派河套骑兵再攻蒙古,蒙古诸部听闻老窝被抄,一定会匆忙回军。
第二就是把辽东岳托身死,代善重病,两红旗可能落入皇太极之手的消息告诉多尔衮,以多尔衮的脑子,他肯定知道轻重缓急。得到消息,他必然回军。
第三就是把京城的新军压上,北进合围多尔衮,这次多尔衮只是牵制任务,他必然不愿意于大明决战损兵折将,到时自然退去!”
崇祯犹豫了一下说道:“第一条看似可行,但是如果多尔衮真的回身击曹文诏部,那么曹文诏可有实力抵挡?
第三条也是,万一围堵不成,建奴破围而出,京师没有了新军,如何抵挡建奴?
依照朕看,只有把辽东的消息告知多尔衮,惊走才是上策!”
朱慈烺摸摸鼻子,其实在朱慈烺看来,围歼才是上策,但是多尔衮紧紧破了长城,崇祯整个方寸都乱了。
参谋部更是被骂的狗血淋头,要不是往日的功劳,还有朱慈烺在一边劝着,估计参谋部不少人都要被下昭狱了。
崇祯想了想说道:“从大同调兵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