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个讲道理的人,这帮人也只敢小声哔哔。
敢大声说话的,全都被送走了,今年朝廷推出了开发安定西南计划、辽西复县计划、河套改土归流计划、皮岛、济州岛、金州安定计划。
也就是说,凡是不听话的都送到西南跟土司作伴,帮他们开发安定地方或者去其他边关去当官。
苦寒不说,有些地方还没有安定,例如辽西建奴还没有灭呢!西南也有土司时常叛乱。
以现在的路况,这一去山高水长,可能生死两不知。
现在崇祯皇帝发圣旨根本就不鸟这些官员的感受。
所谓权力扯皮,朝堂争斗,说到底还不是钱闹得,之所以跟他们纠缠也是怕圣旨下去,他们拒不执行。
到时候中旨变废纸,不仅面子难看,事情还办不成。
现在很多事,根本不用朝堂的钱,再说他们的钱袋子还在崇祯握着。
至于执行,谁敢不办事,直接发配,大明有的是人排队等着当官。
定下章程,发下圣旨,然后请一大堆道士、礼官和工部官员一起研究。
自古以来祭祀都是大事,不仅烈士庙的设计,就是天坛的改建那也是要慎之又慎。
大明正在多灾多难,搞不好修建的过程中有个什么天灾,这帮闲的蛋疼的官员就会朝这方面引申。
所以为了自身的安全,朱慈烺打算民意沸腾压制不住的时候,就拉这些人顶缸!
而礼部官员嘛,就是用来设置祭祀礼仪等级的问题的,国之大事在戎在祀。
制定一套合乎礼仪的祭祀礼仪和祭祀制度,为以后的祭祀提供依据。
工部的人员就是设计庙宇房屋了,工部有专门建此类建筑的工匠。
最后在不影响天坛布局的情况下,在天坛西南角修建庙宇用于祭祀。
祭祀烈士庙每年跟祭天同期举行,规格上底祭天一等。
烈士庙的修建极大的提振了军心士气,特别是在这军事改革的关键时刻,修建烈士庙安抚了军心。
原本大家一直以为这次会跟上一次一样,新军一点点的改革,没想到这次一下子来了个整体改造。
首先是京营,去掉已经整改的京营,剩下的再次选拔之后,仅有三万人勉强符合要求。
剩余的全部改为修路部队,或者自愿前往河套或者辽西屯垦,会分给土地。
京城将要争辩出二十二万军队,新军六万,京营争辩出三万,内城防御部队精简了一万多,最后只有十万人。
人数不够这次道是没有大规模的征兵,而是把周围的募兵全部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