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个更加繁荣的状态,税收改革之后,临清税关加上济宁税关今年前四个月,每月收税达到六十万两以上,而且还在逐渐上涨。
预计今年全年,仅仅临清加上济宁两地就能完成税收近千万两。
这样的城市,即使有点挡路,朱慈烺也不能拆迁了事,两岸商业如此繁荣,随便拆迁万一真萧条了,那对大明才是重大损失。
但是拥堵又不能不治,否则真的很影响效率,朱慈烺在临清呆了一天,临清段运河就出现了三次拥堵事故。
当然对于怎么找到拥堵的罪魁祸首,朱慈烺自然有他自己的方法,吩咐统计司派人对拥堵进行统计,朱慈烺就继续上路了。
朱慈烺不可能为了解决临清拥堵问题就住在这里不走了,能留下来一天实地考察一下,已经很不错了。
朱慈烺需要给出的是发法,而不是自己亲自到一线去指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一路快到了天津,统计司那边的数据汇总过来,很明显的看出,虽然官员要求让道最让百姓厌恶,但是确并不是造成拥堵的第一大原因。
造成拥堵最大的原因竟然是渡船和南北航行船只发生的交通事故。
而仅仅临清一地每天发生渡船和槽船相撞的事故多达几十起,有的能快速解决,有的则会纠缠半天造成拥堵。
朱慈烺闻到了阴谋的味道,临清的河道,可没有繁忙到渡船跟槽船已经分不开的地步。
派锦衣卫一查,果然这里面有不少碰瓷事件发生,里面有不少帮派分子以及渡船渡口船老大为首的敲诈勒索团伙。
手法很简单,以载客为由,横渡运河,然后偶然跟某个船只冲撞,然后一群渡船一拥而上索要赔款。
这渡船往运河中间一开,南北船只自然得乖乖退避,久而久之,路过的槽船都必须要给当地的大佬交买路钱,插旗才能过。
若是没有旗帜的,就要小心小心再小心。
经过锦衣卫侦查,这些所谓的‘碰撞’事故,帮派成员参与的要占到百分之九十以上。
朱慈烺当时就无语了,水能想到,这个困扰大明上下这么久的难题,竟然仅仅是因为这个原因?
怪不得崇祯明明派人疏通了运河,朱慈烺明明已经派出疏导船只命令各行其道。甚至还上书要求官员不得在运河上打出旗帜要求让道。若是真有急事,就上岸走陆路。
搞了这么多策略,最后拥堵还是没有解决,没想到症结竟然在此!
朱慈烺也是气的发笑,最后想想也是自己缺少底层生活经验,运河开凿使用千年,谁也不是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