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没有花的快,这四年之所以没有出现问题。
靠的是变卖抄家所得的财产,但是大明总不能一直不停的抄家,若是几年之后,大明财政不能好转。
那么大明赤字就会掏空国库,掏空内库,最后国家经济崩溃,民不聊生,纷纷揭竿而起。”
李若琏听的迷糊,这些东西他都不懂,但是太子显然不会乱说。
朱慈烺像是给李若琏讲解,又像是自言自语:“其实这些还只是表面的,大明真正的危机是新旧学派的冲突。
现在还没有暴露出来,但是已经初现端倪,以后这种冲突只会越来越激烈,直到一方击败另一方为止。
但是新学仅仅出现四年,还如蹒跚幼童,他要面对的确是有着几千年斗争经验的儒家。
这一战的意义不仅决定了孤的将来,更是决定了往后五百年的大明国运!”
所谓的新学旧学之争,确实一直都有,新学官员主要供职于东宫,而且东宫之中也有不少旧学官员。
而且仅仅出现四年的新学,第一批学生连小学都没有生完呢!还不足以独当一面成为国家中流砥柱跟旧学对抗。
现在跟儒学对抗的那些只是半路出家的新学学生,他们只是专精某一项,或者读过太子的某本著作,或者在东宫任职期间接受了太子的新思想。
就算是半新半旧的新学生这些儒学士都容不下,那么以后的新学生,想要取代旧学。
这里面的艰难曲折确实很大,不过关乎五百年国运是何意?李若琏有些不明白。
李若琏不明白,但是朱慈烺确很明白,推广科学,这是未来五百年称霸世界的基础。
若是新学站住脚了,那么大明将会继续强盛下去,以大明目前的体量,只要自己不内乱,很难有外敌能消灭。
但是如果要是新学失败了,那么大明就会陷入沉沦,大明的科学依旧会被视为奇巧淫技。
到时候大明必然继续闭关锁国,最后被别人用舰炮敲开国门。
跟后世的满清不会有什么不同,走老路是肯定的。
朱慈烺呵呵笑着:“你以为这样就完了么?这只是刚刚开始,后面还会有更惨烈的新旧利益集团之争,地主阶级为首的旧式贵族和以工厂主为代表的新式贵族。
有一天这两伙人的矛盾不可调和的时候,必然会爆发激烈冲突。
那个时候大明才是最危机时刻,也是大明最大的考验。”
李若琏担心的看着朱慈烺,太子殿下是不是因为太紧张说胡话了,为啥他都听不懂了?
朱慈烺也摇摇头:“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