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二十多万人到来。
到了八九月份再来二十多万,今年计划把这些垦殖公司的主要劳动力先运到,等到明年看开垦的状况,再把剩余的人分批运来。
而随着卫所的迁移,军部那边又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卫所不够用,以后要省着用?
朱慈烺看来相关的文章,就以北疆地区为例,目前辽东和北疆加上奴儿干都司大明计划迁移八十个卫所成立垦殖公司。
而蒙古地区加上河套的十个一共迁移二十个,这样整个北方就已经用掉一百个卫所了。
南洋那边,紧紧一个大琉球就计划迁移二十个卫所。
南洋那么大,如果个个都按照大琉球这样开发,没有两百个卫所是不够的。
大明还有新大陆那边,如此广袤的土地,安置二百个卫所也不多。
大明还有中亚要争夺,还有中西西伯利亚地区要争夺,还有南边的大洋洲要占领。
目前大明内卫卫所登基在册的有五百多,但是外卫只是徒有虚名,真正存在的内卫只有三百余个。
而现在大明想要南下的范围,就是一千个垦殖公司都不够,所以这个观点认为卫所作为大明的准军事组织。
除了用来拓荒之外,他们更是有稳定地方的作用,如果任何开发都用卫所,那么不出十年,大明所有卫所都将外迁完成。
那么剩下的土地,大明没有卫所可以派遣的时候,大明该如何应对?
朱慈烺看到这个论点也笑了,当初朱慈烺就说过,卫所并不是大明的负担,他只不过是大明用错了地方的资源。
现在这帮人总算知道了吧,现在感觉人不够用了?
卫所人口约占大明人口的六分之一到七分之一,如果把这两千多万人迁移出去,大明土地矛盾就会迅速降低。
更重要的是,有了垦殖公司开路,百姓不再担心未知和不安全至少能再带动两三千万百姓移民。
因为卫所从来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谁家还没有几个亲戚?
要是在外面混的不好也就罢了,如果在外面混的好了,谁不会想找带着自己亲戚一起发财一起过好日子?
这样相互拉扯介绍之后,外出的人就更多了。
这样一批批的人出门,大家逐渐适应,百姓不再视移民为洪水猛兽,而是一个挣钱的好途径。大明大明的移民氛围不就形成了。
随着中原百姓越来越少,加上城市化工业化对人才的吸引,以后乡村里的佃户只会越来越少。
地主们再想五成地租六成地租的租地,那就是痴人说梦了。
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