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皇城内的安全。
除此之外,臣觉得陛下应该取消出巡天津参加皇明博览会的计划,毕竟这一路变数太多不利于安全。
不过以后想要杜绝此类事情,陛下还是尽早立下皇后,早日诞下龙子,确保陛下之血脉延续方为正道。”
朱慈烺捏捏眉头:“朕今年仅仅十四岁,元阳早泄对以后健康不利,朕决定在等两年,等到十六岁的时候在考虑这事,此事不在商议。”
朱慈烺感觉这个时候赛伯温怎么跟个龟公似的,后世有人说,过早干那个长不高,损伤肾气啥的。再说自己定下十六岁的规矩,他自己岂能破。
李通作为参谋长自然不是只会点头的庸才,听完汇报之后,他也有自己的思考。
看了一眼李若琏之后李通拱手:“陛下,臣以为,这些人有谋逆之心,其必然有所求,或者有所不满。
什么样的人会不满,那肯定是利益受到侵害的人,臣觉得排查一下以前的那些高官,他们即使没有直接参与,也都知道些什么。
还有就是前些年因为几次逆案和贪污等,抄家了不少人,这些人是不是有人心怀不满,或者余孽没有除尽?
再有这些年大明流放了这么多人,他们若是偷偷潜回,肯定会主动捣乱。
这些人趁着流言聚在一起,只需要几个有手段有资本的人一统合就能形成一股黑暗势力。
但是这些人都不是关键,有这个手段的人才是关键,会培养死士、会谍报、能把人安插进皇宫内,或者启用多年前的东厂暗探。
所以臣觉得这个关键人物一定是东厂或者锦衣卫的高官。”
李若琏也回看了李通一眼,但是没有说什么,毕竟这事锦衣卫的责任最大,何况李通分析的也有道理,懂谍报、暗杀、密码、死士这人一定和锦衣卫或者东厂有关系。
李若琏想了一下说道:“臣觉得方正化和曹化淳的嫌疑最大,方正化如果潜回,这些能力他都具备。
而曹化淳一直住在通州,人又是京津人士,又是当初的御马监掌印太监,深受太上皇信任,故旧非常之多。”
朱慈烺陷入沉默,曹化淳的故旧当然多了,现在在莫卧儿帝国南边的周遇吉,严格意义上来说也是曹化淳的人。
当初这个人可是朱慈烺从曹化淳的勇士营借调的。后来勇士营改编,不少人都进入新军体系,第八师的黄得功,第九师的孙元化,这两位当初更是崇祯禁卫军的两位师长。
现在虽然被降为第八和第九师,不过那也是大明少有的将军级军官,更何况曹化淳当初可不止掌握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