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林小说网 > 综合其他 > 统计大明 > 第九百八十八章长安当兴

第九百八十八章长安当兴(2 / 3)

大明定都京城而不选择长安正是因为东北有新的良田可供开发,虽然气候寒冷,但是自野猪皮暴乱之前,大明对东北的开发从未停止。

往东逐渐开发,往西确在不断收缩,因为西面不适合种植粮食,汉人是农耕民族,如果说草原民族是逐水草而居的话,那么汉人农耕民族就是逐耕地而居。

自从唐朝之后,西北地区寻找不到合适的耕地资源,让汉人逐渐不愿意再往那边集中人力物力。这也是一个原因。

都城虽然没有随着新耕地的发现而迁移,但是民心意志已经离开了那里。”

如果说前面说的还有点依据的话,崇祯觉得这个时候朱慈烺说的耕地就有点瞎扯了。

抛去这些崇祯继续问自己更关心的问题:“既然长安有这么多劣势,那为何你要专程来一趟?”

朱慈烺站起来,走到挂图边上:“因为时代变了,以前的劣势现在已经可以扭转,以前不能通的路大明也有实力打通了,长安再次兴起已经是必然。

首先是交通上,大明将会有一横一纵两条主动脉铁路经过长安,从连云港到轮台的连轮线已经开始规划征地,而从川蜀北上一路过汉中入长安,在北上河套连接北海的纵线也将在这里交汇。

一旦铁路建成,这里粮食问题就不在是问题。

再有就是大明对西北的经营,对高原的经营还有对河套等蒙古的经营让长安再次换发活力。

将来重开丝路之后,长安将会再次成为路上丝路的起点,所以远景可期。

长安是大明西出中亚的出发点,建设好这个基地对大明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这次前来儿臣就是想看看,这里到底能不能承载足够的人口。

通过这一路的观察,百姓从天灾人祸中迅速恢复,人口的减少也使得当地的土地矛盾降低。

北方河套的开发也让这里初显繁荣,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崇祯惊讶于朱慈烺对土地的执着,大明已经这么大了要啥有啥了,朱慈烺还不知足,还在准备打仗。

崇祯忍不住问道:“十年准备难道真的是为了打世界大战么?这一战是真的非打不可么?”

朱慈烺挑眉看了崇祯一眼:“不是我非要穷兵黩武,而是大明走到这一步,必须完成对世界规则的制定。

而且这一仗小打不如大打,晚打不如早打,现在打赢一战看着消耗很大,但是比起不打后面对峙几十年几百年的消耗来看这些又不算什么。

既然全球已经因为海洋贸易连接在一起,那么必然要产生一位霸主,这是生物的天性

最新小说: 我的大明星老婆 他是我的电竞青春 我出生那天天降异象 我把热血献给你 星空之剑破 四合院:52年逃荒,镇压禽兽 走肉行尸 不要相信她 人在木叶,笨鸟先飞 难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