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林小说网 > 综合其他 > 统计大明 > 第一千零一十七章大明的内卷

第一千零一十七章大明的内卷(2 / 3)

们也不缺人。

最后一个就是西北地区了,西北地也卖了,钱也花了,人手不够了,这些部族的好汉们连种地挖坑都不会,更不要说进厂打工了,南疆倒是有一点会种地的,但是不够分的。

传统的观念上,西北荒凉苦寒,他们招人条件没有垦殖公司的好,地方又比人家的差,所以西北地区的诉求是要求垦殖公司降低条件,好让他们也能招募一些人去。

几方人虽然吵不到朱慈烺面前来,但是他们各自势力都有自己的发声人不是,再加上那些立志为民请命的文人,所以就在报纸上展开了持久的论战。

朱慈烺倒是想要公平,但是人从哪里来?给奴隶开放更多的岗位说的容易,那要是奴隶有了思想来一个暴动怎么收拾?

只会拿刀枪棍棒的好解决,但是要是会造枪造炮的奴隶暴动该怎么解决?

再说了,懒惰是人的天性,如果所有岗位奴隶都干了,大明公民就会不断变得懒惰,技术都交给奴隶,科技也交给奴隶,最后连安全都交给奴隶,军队都招收奴隶。

当年罗马的教训,大唐的教训还历历在目,奴隶可以用但一定要限制着用,这些人为了自己赚钱啥都不顾,朱慈烺可是要从大局出发。

中原地区出现了少量的田地荒芜现象,虽然只是个例,但如果不引起重视,那么后世例子可是摆着呢!

看到这个现象之后,朱慈烺让统计部和锦衣卫调查了,不只是中原地区有这种情况,现在垦殖公司也出现了这种重视挣钱的行业轻视粮食生产的局面。

很多垦殖公司干脆粮食只维持够吃,甚至用奴隶种地,大部分人都从事赚钱的生意。

就连当初专门为了种稻开辟的大琉球新几内亚的几个垦殖公司,这两年耕地不仅没有增加反而还出现了降低。

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对农业的懈怠看着只是少种了几亩地,其实是对整个农业的轻视,水利设施不修了,江河清淤不搞了,田地养护不做了。

长此以往,真到了缺粮食的时候,想要再种植,那就跟新开垦没啥区别。

后世面对这种情况,大多数国家只能选择机械化加上高补贴,大明现在还没有机械化的科技也没有高补贴的经济,就已经出现了这种苗头,这可怎么搞?

不少地主不用朱慈烺操心,自己找到了方法做出了选择,买奴隶种地!佃户不好好干,我不要佃户了!

大明还出现一种思朝,如果把土地都交给奴隶种,大明公民都进厂工作,那么岂不是两全其美,到时候钱也挣了,粮食也生产了,用工的缺口也解决

最新小说: 我的大明星老婆 他是我的电竞青春 我出生那天天降异象 我把热血献给你 星空之剑破 四合院:52年逃荒,镇压禽兽 走肉行尸 不要相信她 人在木叶,笨鸟先飞 难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