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回来的时候看到身穿白色大氅在雪地里漫步的崇祯笑着走过去:“父皇,您怎么不到屋里去?”
崇祯回身招招手:“听说北面比这里还要冷?那那里的人都是怎么生活的?”
朱慈烺看看周围覆盖的雪:“再往北,人们冬天基本上都不怎么出门了,除非必要一般都待在屋里,然后房子的墙都建的很厚,都是两层甚至三层。
然后烧上火炕,屋里反而不那么冷了。”
崇祯问道:“那士卒呢?也躲在屋里么?敌人呢?冬天也不出门么?”
朱慈烺笑了:“要是打仗,那肯定是要出屋子的,以前士卒不适应每年都因为冻伤这边都有减员致残之类的事故。
现在百姓也适应了,招兵的时候也都尽量从这边百姓里招募,现在士卒耐寒能力要好的多了。”
两人往回走:“怪不得这北方的游牧民族羡慕咱们关内的世界,然后每年都要想着办法来抢劫。
这边确实比咱们那边苦多了,也冷的多了。
朕这几天都在想,当初那些被建奴抓走的百姓,还有那些被建奴努尔哈赤杀掉的汉人百姓,在这样的冰天雪地里,他们是该多绝望啊!
这都是朕的过失,好在大明有你,为朕为大明改正了这个错误。”
朱慈烺笑着说道:“常言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父皇也不必自责,您登基的时候,大明已经千疮百孔,正是因为您的勤政大明才能延续。”
崇祯苦笑着摇摇头没有接话,论起治国崇祯是看明白了,十个自己也不如这个儿子,大明的今天已经跟十年前有了飞跃的变化。
崇祯觉得自己不仅没有起到帮助儿子的作用,反而在儿子的改革中充当了阻碍和累赘。
回到屋子里,朱慈烺问道:“父皇还有什么想看的么?”
崇祯抬头看看他:“怎么?要回京了?”
朱慈烺点点头:“按照时间安排明天就要启程回京了,父皇要是没有玩够,可以在这边多留几日在回去?”
崇祯摇摇头:“算了,这边挺冷的,关内柳树都快抽芽了,这边还在下雪,等将来夏天的时候倒是可以来这边避暑。”
朱慈烺笑着摇摇头:“那父皇恐怕要失望了,这边的夏天跟关内没有啥差别,一样热的很。
父皇想要避暑可以选一个名山,在那里反而凉快一些。”
其实京城附近还要数玉泉山最凉快,因为这里的泉水是凉的,所以玉泉湖边上的玉泉殿才是最凉快的地方。
但是朱慈烺总不能跟崇祯说,玉泉宫最凉快,因为怕崇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