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就能出现在湖广的市场里,湖广的莲藕,采摘出来三天内就能出现在京城的餐桌上。
大明百姓的生活因为铁路,因为发展正在进行着一次深刻的变革,每天都有新想法新产业出现。
大明的铁路还没有过剩,每一条线路都是黄金线路,哪怕是从京城到北海这样的冷门线路,每年运送的羊毛,羊肉,北海湖的渔获,北疆的丰富物产也能让铁路公司有不少盈利。
而目前大明所有的铁路都是皇明商号负责修建和运营,钱自然也都是皇明商号自己在投资。
整个铁路就呈现一种这钱快花钱更快的节奏之中,这也是为啥朱姬润想引进民间资本的原因。
大明需要快速的铺开铁路建设,修铁路不仅是为了让皇明商号挣钱,这也会极大的促进大明的经济发展,更有利于军事调动。
不过目前来看,朱慈烺只同意了从松江到金陵的铁路,毕竟这说话的人多了,事情也就多了。
大明疯狂的修建铁路,欧罗巴那边自然也看在眼里,有人也提出了自己的修建铁路计划,不过大明目前的修路工人自己还不够用,哪有功夫给他们修路。
虽然说提前修路确实有利于大明快速进军,但自己国内的都调动不灵便的时候去想着到国外怎么调兵,那不是闲的么?
再说了,现在给敌人修路,那可不仅仅是方便了自己的进攻速度,人家防守的时候调兵速度也大大加快了不是!
到时候别弄巧成拙,让别人增加了防守实力。
而且火车目前是大明的高科技,是第四代蒸汽机的技术大成结晶,轻易的放到欧罗巴,这帮人要是偷师山寨了怎么办?
想要修路也不是不可以,朱慈烺计划等两年,大明的修路队更多了,钢铁产业生产能力也跟上来了,到时候大明可以开工为他们修建铁路,正好建个两三年,还没有彻底建好,打仗了!
大明停下工作打仗,等打到那个地方,把剩余的部门建好,然后铁路能用了,正好大明拿来用。
这样岂不是最好的结局。
当然欧罗巴人也有自己研究铁路的,欧罗巴已经点亮了蒸汽机技术,虽然能效没有大明的高,不过装再火车上也就是慢一点的事情而已。
再慢也比马车快不是,一样是提高了运输效率,这种实验正有一帮人叨咕,不过主要研究的科学家因为一场大火死了,还有一部分重要研究员在一次锅炉爆炸中也死了。
那些投资火车研究的,一看这么危险,立刻吓得不敢投资了。
这使得他们的研究进度非常缓慢,按照估计,这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