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了,所有军户都有出人当兵的义务,最后看现在的结果,显然这军户制度并不合适。
而陛下这个不就是把大明一部分军户改为整个大明的所有百姓都是军户了,最后结果怎样臣难以预料,说以臣觉得现在大明应该以稳为主。
毕竟战争已经迫在眉睫大明不应该把更多的精力用在这件事上,况且这种事情还会引起军队的动荡。”
后勤部长也站了起来:“陛下,如果每年招募新兵的时候就给大明所有适龄的青年都进行一遍检查,那么耗费的人力物力支援都是动辄过亿的。
而且大明每年招兵两次,是不是每年都要检查两次?臣也觉得有点不好弄。”
军人事务部部长看看两位大佬都反对了,一时拿不定主意,后面学部部长拱手:“陛下,臣觉得这个应该没有必要,民间有一个说法,叫强扭的瓜不甜。
要是大明使用这种办法,那么可能结果就是违背了新兵的意愿,当一个人明明不愿意干这个事情结果你非要他干这个,他肯定是没有什么激情的。
一个没有激情和勇气的军队还谈什么战斗力可言?”
总装部长倒是有不同意见:“我倒是觉得陛下的提议很好,首先各位不要忘了,大明现在的军队已经不是当初那个拿着弓箭长刀靠着体力和肉搏去战胜敌人的军队了。
现在的大明武器靠着是火枪,是火炮,是重机枪这些,军队也不再是依靠个人勇武来打赢敌人。
现在靠的是一个整体,组成一个完整的机器,每一个士卒就是这个机器上的一个零件,通过协作完成作战。
所以这样的军队,对于个体的性格意愿什么要求的并不高,我们只需要他们在合适的时间做出合适的事情就好。
第二个就是大明的军队以后要面对的是什么样的敌人?要招募的是多少军队?这个东西大家难道都没有想过么?
现在招募三百万军队那么麻烦,那么将来要是招募八百万呢,要是招募一千万呢,甚至更多的时候,那该怎么办?”
至于军人事务部的第二个问题,那也是故意的,大明缺人种地,准确的说是缺汉人对大明关外土地资产管理和利用。
所以各种政策尤其是赏赐土地就成为大明的一个重要传统,基本上能赏赐土地的就赏赐土地,实在不行再给钱。
朱慈烺咳嗽一声:“说的有道理,既然钱给的不够,而土地给的太少不值当背井离乡去耕种,那就给更多的土地不就行了。
五十亩不够那就给两百亩,甚至五百亩都可以,这都够建立一个农场了,这样的赏赐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