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发起,明军的火枪再次发威,这一次比上次退的更快,只丢下几十具尸体就退下来了。
曼谷逮想到了所有的可能性,制定了很多的应对计划,可他万万没有想到他会被明军区区一百多人给挡住。
后面的领队趁着这个时间终于也勉强把物资围成了几十个小圈,因为地形限制,无法围成一个大圈。
再看前面的战况,好家伙,对方这么多人声势这么浩大,竟然连明军的一条线都冲不破,除了吓人一跳还能干嘛?
虽然曼谷逮没有学过士气一而胜,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但是两次冲击失败之后曼谷逮就知道要坏事。
既然冲不破明军的防线,那能不能绕过明军去袭击后面的物资,然后逼迫明军回援然后在运动的时候寻找明军的弱点呢?
曼谷逮让人分成四个部分,开始尝试绕过明军的防线袭击后面,明军的一百多人形成的三段线,长度也就是几十米,当对方试图绕过的时候还真的没有什么好办法。
不过争取了这么多时间,后面的车队应该也完成防御准备了吧?
没有改革之前的明军是严禁分兵的,尤其是这种敌人占据多数的情况,燧发枪只有集中在一起使用才能发挥最大的威力。
连长记得一句话,不管敌人几路来,我只一路去,伤敌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所以当敌人四分之后,连长就盯着那个怀疑是敌人统帅的那一股打。
曼谷逮的心情就像日了狗了一样,对面的明军完全不按照套路出牌,这个时候难道不应该分兵保护后面的物资么?
为啥老是盯着他打,他虽然手里还有六百人,但是也看不住明军的进攻啊!
被打的节节败退的曼谷逮根本没有功夫去管其他三股进攻的情况。
而其他三股人进攻的情况并不乐观,明朝的后勤人员依托马车防御,冷枪不断,离的近了还被扔手榴弹,即使爬上马车,也会被对方的短枪击毙。
皇明商号可是武器生产单位,对于关外地区运输队的防御一直都是很重视的。
不要说对方只有区区三四百人,就是千人规模的敌人也休想短时间冲破他们的防御阵型。
大家都经过训练,也明白只要被攻破那就是一个死字,所以更加的同心同力。
这乱战一直持续到天将黑的时候,曼谷逮被追了两三里,连长才带着人回来,曼谷逮看看眼下的情况,再战下去已经没有丝毫意义,还不如趁着夜色赶快跑,跑的越远越好,再不跑就来不及了!
吹响撤退的号角之后,曼谷逮的人迅速的后撤消失在山林里,领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