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还希望两位帮忙遮掩一下,如果落下什么功课,两位也拜托别的老师帮忙补习一下。”
周老师连忙拱手:“草民定当亲手教太子,务必使太子殿下不落下课业。”
朱慈烺点点头:“那就谢谢两位了,桂喜,先送两位老师出宫吧,各取二两太平猴魁和一副文房四宝赠予两位老师,也算朕的一点心意了。”
两人感激的躬身致谢,出去领东西去了。
等两位老师走后,朱慈烺才看向太子:“这次知道自己错哪里了么?”
太子低着头:“儿臣不该跟老师顶嘴,不该无理取闹。”
朱慈烺摇摇头:“都不是,你最大的错误就是不会圆滑,写作文之前没有想到后果么?还是你故意这么做?
既然准备写了,为什么没有做好万全的准备,哪怕编一个身份理由,也要编的让人相信,天衣无缝。
朕不怕你说瞎话,但是说瞎话被人拆穿了尴尬不?”
太子有点发愣,这是什么意思?不怕说瞎话?
朱慈烺没有理会太子的震惊,看向两个代父母:“你们两个做的也很差!朕选你两个是为了让你们伺候太子的么?太子东宫缺你俩下人么?
平时要督促太子,教育太子!而不是一味的顺从。
教太子不一定非要教成正人君子,适当让他知道人心的险恶,知道生活的艰难,在这过程中成长比起一路顺风顺水要好的多!
朕的意思你们明白了么?”
两人连忙单膝跪地:“臣等明白了!”
朱慈烺摇摇头:“太子的教育不能轻忽,但是这个教育决定不是只有学校里读的那些书,朕安排太子出宫就是让他多接触社会的。
现在你们看看,太子竟然除了宫内的生活,连平明百姓的日常都写不出来,这出宫还有什么意义?
朕过年跟太上皇去逛的那种大杂院就挺好,朕决定了,你们两个在大杂院租三间房,平时跟太子就生活在那里。
然后每月回宫一天,太子的吃穿用度都要按照普通百姓的来,让太子真正体会百姓生活。”
其实京城的平民百姓依旧是大明顶尖的一批了,真的想让太子知道民间疾苦,就应该让太子去偏远山区读书,那里才是真的贫苦。
只不过太子现在还小,朱慈烺打算等太子大了,十五六岁了让他到那边待上一两年。
太子听到自己被安排住大杂院,完全没有啥感觉,他对这个没有啥概念。
两人也不敢反驳也没有啥好反驳的。
两人没有被陛下惩罚都已经是意外之喜了,这个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