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破堡垒一定会被轰平。
可是消耗这么长时间,对方就有充足的时间堵塞河道了。
经过无数次推演,军部最后认可的方案是全线进攻法案。
也就是说,整个进攻部队将会分为数个进攻区域河段,争取保住一段是一段,即使有那么一两段因为对方沉船等堵塞,也能快速的疏通。
而分段进攻法自然需要临机火力配置和进攻速度的把握了。
这是一门复杂的指挥艺术。
整个对奥斯曼帝国战役的开始,可能就是对苏伊士运河的抢滩登陆战。
伤亡无法避免,如何减少伤亡成为杨嗣昌首先要考虑的话题。
而且作为对奥斯曼帝国作战的总指挥,杨嗣昌可不止苏伊士运河这一个战场要关注。
按照整体规划,大明将从三个方向一同进攻。
苏伊士运河区主要是海陆协同作战,夺下运河之后依旧是如此。
两河流域主要是陆军部队的稳步推进,沿着河流,沿着铁路一路向前。
而里海沿岸部队则是使用骑兵闪击战的方式推进。
当然里海方向,大明跟奥斯曼帝国并不接壤,不过按照大明的预计,到时候要么借道沙俄,要么沙俄被奥斯曼打到黑海以北,大明直接可以从黑海地区进攻奥斯曼帝国。
两国目前主要的作战地点还是在多瑙河流域和巴尔干山脉地区展开大战。
沙俄趁着冬天河水结冰的时机终于越过了多瑙河,但是在开春之后,因为自身在黑海地区的海军劣势。
使得越过多瑙河的军队后勤被奥斯曼帝国的海军截断,所以进攻明显受挫。
沙俄从来不是一个擅长海战的国家,尤其是在黑海地区,哥萨克骑兵的祖地那也是反复易守。
最近刚刚拿到手之后,一直在想办法造船,不过造船的水平也就是比渔船大一点而已。
这跟奥斯曼连通了印度洋、波斯湾、红海、地中海和黑海的全盛舰队比起来,那简直就是一点优势都没有。
在发现敌人不擅长海战之后,奥斯曼帝国那边似乎也反应过来,最近已经开始尝试组织人员直接横渡黑海。
一个是破坏对方的后勤补给线,另一个目的也是开辟新的战场,变被动为主动。
好在沙俄因为有大明提供的情报警示,没有被对方大规模登陆偷袭。
不过奥斯曼帝国的进攻确成功截断了沙俄借助黑海运输物资的可能。
而陆路运输通道又一直被波兰和立陶宛联合王国窥视,随时有被截断的风险。
为了让沙俄撑的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