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既然施将军问起,那我就说一下自己的潜见吧。
施将军可知道那曹家曹变蛟为何突然解甲归田,而曹文诏也专心在骑兵学院任教,再也没有担任过军队职务。
当初曹家可是号称复兴朝第一将门,曹家在军中任职的族人甚至高达三百余人。
按照这个威势来看,曹家难道不应该如日中天,如鱼得水?
但是实际情况确是什么样的?曹家除了落了一个征叶尔羌汗国的功绩之外,再也没有任何建树。
而曹变蛟明面上说是解甲归田,处理封地事务,暗地里大家都说,曹变蛟是因为企图擅自进攻沙俄犯了大忌。
可仔细剖析你就会发现,曹变蛟这个其实只是一个想法而已,甚至行动都没有就被制止了。
大明军队作战,本来就是各种战术战略思想齐出,经过参谋部讨论选出最优秀的方案执行。
就算在作战过程中,也从来没有禁止新的战术战法提出,随时评估随时修改,不盲从,随机应变是大明作战的指导思想。
从这就可以看出,曹变蛟仅仅因为一个错误的想法就被清除军队,是不是有点处罚太重了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曹家太大了,军队中那么多曹家的人,谁能放心,而且曹文诏现在还是骑兵学院的院正。
这就相当于,大明所有的骑兵将领都要喊他一声老师。
所以这大明的骑兵谁都可以带领,唯独曹家不能。
施家也是如此,施家仅仅你加上你叔都是海军总参的有力竞争者,你的父亲和你的胞弟也都是海军中级将领。
剩下的施家还有上百人在海军。
这样的势力,一旦有一人得道,那就是鸡犬升天的状态,新的将门就会迅速崛起。
这应该才是你没有被陛下选中的原因。”
施琅听完之后陷入沉思,真的是这样么?如果真的如此,那是舍弃家族的那些人换取自己一次出人头地的机会,还是自己为了保全家族的利益放弃这次争夺呢?
虽然这是个选择题,但很明显,当心中面临选择而不是肯定答案的时候,其实你的内心已经给出了答案,只不过你不愿意,面对罢了。
姚启圣继续说道:“其实你们都忽略了一个人,那就是红海海军总兵官刘国轩。
此人非常得陛下看中,以仅仅二十四岁的年龄担任一个战区的总兵官,而且还是红海战区,那里可是对抗奥斯曼帝国的最前沿。
陛下培养他的意思已经非常明显。
海军总参可能还有悬念,但是我觉得这对奥斯曼帝国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