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跟大明相当,大明想要占领这样大的一片土地,非数百万兵力不可。
所以这一战对于大明来说,战后比起战前更加的麻烦。
既要防止欧罗巴的叛乱又要防止全世界其他地区的领土叛乱。
这个情况可能十年甚至更久都有可能。
这次陛下突然要准备提前开战,整个大明都没有准备好,这才出现各种矛盾争端。”
朱慈烺敲着桌子:“这一次,奥斯曼帝国和沙俄的冲突机会难得,要是大明不借此机会,那么后面很难再有这样的时机。
对于大明来说,拿下苏伊士运河是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是决定战争胜败的关键一步,如果大明在不惊动欧罗巴的情况下南下苏伊士运河,那么整个战争的时间将会缩短至少两年的时间。”
朱姬润抬头看了朱慈烺一眼:“陛下,内库的旧账还没有还完呢,这要是这么战争准备下去,整个大明啥都不用干了。
印钱的机器一开,想要再停下来,那就是一二十年之后的事情了。
到时候大明的通货膨胀至少是现在的五倍,有可能是十倍以上,这种通胀率之下,很难维持大明的稳定的。
百姓怨声载道,甚至有人闹事叛乱都是必然。
您一边应付欧罗巴的大战,一面还要应对国内的各种叛乱,那需要的军队数量必然增加,而增加的军队有要增加军费。
这又要大规模的印钱,加剧这种通货膨胀。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大明要极力避免的。
一旦这个循坏开启,大明就会一点一点的跌入深渊。”
所以这两人跑到这里不是为了什么粮食储备之争,这是来这反战的么?
朱慈烺不动声色的问道“那你们说该怎么办?”
吴启晨拱手:“启禀陛下,臣的建议是慢慢打,慢慢准备,军事行动的激烈程度应该控制在大明可支持的军费范围之内。
就像现在,其实奥斯曼帝国只有一百一十万军队,其中大半都投入到跟沙俄作战上。
所以在苏伊士运河区和整个波斯湾红海地区部署的军队都不会太多。
大明对苏伊士运河的作战,可以迅速,但是后面的战争就完全没有必要非要一战定乾坤了。
大明完全可以边打边谈,一点一点蚕食。
按照现在的军费规模,大明完全可以承受一场发生在欧罗巴地区,五十万人以下烈度的战争。
而整个奥斯曼帝国即使全部兵力部署在东线和南线也打不赢大明的五十万兵力,何况对方还同时对上沙俄和大明两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