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体会宾至如归,直接按照京城的寝宫给你修了一个一模一样的,而且让你吃的东西也是京城炸酱面,京城烤鸭,京城豆汁这些。
你说说你是什么心情?”
太子和皇后细细的想想,忍不住也笑了:“臣妾起初没有觉得,被陛下一说,这些人确实挺搞笑的,他们的心情一定很……噗嗤。”
管事的听着皇上一家的调笑,吓的汗都下来了:“都是臣安排不妥,臣罪该万死。”
朱慈烺摆摆手:“好了,不必如此,不过是一件小事而已,下次接待问清楚他们的需求就是了。
不要搞那些你以为的,要想真的让人家宾至如归,你就好好的问问人家人家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有些人就是喜欢自作聪敏,自己作战衙门里指导田地里的百姓怎么种地,自己不下工厂指导工厂该怎么生产……”
管事的低头应是,说道这里朱慈烺也停下了,这个时候说这些就没意思了,几人继续参观,总体来说这边的建造是用心的,能利用有限的拨款把这里建到这个规模,证明这个管事还是有水平的。
最后朱慈烺去看了电报室和电话室。
这里有大明最长的一条电话线,从京城直达承德,也是一条试验线路。
对于大明来说有线电报还没有完全普及的时候电话就发明了,有些人就觉得这建有线电报的钱是不是浪费了。
其实朱慈烺知道,有线电报出现了那么多年,后世到了七八十年代,还不是有些地方没有通电话只能通过发电报联系。
电话的成本要比电报高的多了,而且制造难度和耗费的材料也比有线电报要多。
更何况在有线电报之后,还有无线电报大明没有搞出来呢。
而无线电这一块朱慈烺完全是两眼一抹黑,啥二极管啥放大信号塔,啥信号接收装置这些东西,他也就是偶尔在书上看到过,长什么样,什么原理,怎么制造一概不懂。
大明现在有人专门探索这一块的知识,但是要多久出成果,还不知道。
所以有限电报依旧是大明目前最可靠的通讯方式。
朱慈烺走到哪里,大明的电报线路和电话线路就要先通到哪里,承德这一条就是专线。
修建的代价比起这坐行宫都不逞多让。
可是这个钱也必须出,为了最快的得到消息。
以后这里也将士诸王室的一个重要旅游景点,有什么事情也能快速的通知京城。
大明现在正在努力尝试跨海电报线路,因为技术能力还有材料科技的限制,一直没有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