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准备的反应过来吧。
万一在李部长谈判的时候,沙俄跟奥斯曼帝国提前达成了协议怎么办?”
李若琏拱拱手:“陛下放心,臣去了之后,相信沙俄一定会在大明跟奥斯曼帝国之间左右摇摆,他们提前谈成的可能几乎为零。
因为奥斯曼根本给不了大明能给的好处。”
朱慈烺沉吟一下开口:“一旦奥斯曼帝国跟沙俄达成停战协定,或者大明的军队遭到攻击大明即可开战。
这一战无论是跟沙俄合作还是大明单独跟奥斯曼帝国作战,开战的理由一律改为‘为了皇权的威严’。
对奥斯曼帝国太后干政这种行为,大明绝不容忍,所有对皇权的不尊重行为大明都不会容忍!”
这个理由可谓是冠冕堂皇,比起为了联盟,或者为了抢占地盘这样的理由要好听的多了。
这也是奥斯曼拱手送给大明的开战理由,大明岂有不用之理。
然后周遇吉又给朱慈烺介绍起了各战区自己的安排:
“目前苏伊士运河战区,海军吴大海总兵官已经集结所有舰船在极乐岛,随着准备奔赴红海前线。
陆军方面阿拉伯半岛,苏伊士运河总兵李信拟以一个师的兵力从阿拉伯半岛南部沿着红海沿岸北上,控制麦加,之后沿着西奈半岛东侧北上,直插大马士革。
埃及方向,拟以一个师的兵力沿着尼罗河西岸北上,占领亚历山大港,然后对亚历山大港以西的奥斯曼残余势力进行清缴。
再以一个师的兵力沿着尼罗河东岸北上,占领整个苏伊士运河西岸至尼罗河这大片地区。
然后对苏伊士运河的进攻采用三个点登陆,五个点强攻的模式,在海军舰队的配合下集中八个师的兵力突破。
整个战区留一个师做预备队应对突发情况。”
仅仅一个苏伊士运河战区,大明就动用了十二个师,达到此战兵力的一半,可见对苏伊士运河的重视。
八个师有十八万兵力,对上苏伊士运河五万人不到的防军,已经超过了三比一还多,就算有所伤亡,拿下运河应该没有问题。
这也就是奥斯曼帝国和沙俄激战的时候,如果是平时的话,奥斯曼帝国可是在这边常驻十万的士卒的。
在算上附近的大马士革,耶路沙冷,麦加,亚历山大港,开罗城等地的驻军,整个苏伊士运河地区的驻军一般都超过三十万。
因为打仗的原因,这个兵力数量已经降低到了十三万的地步。
在奥斯曼看来这样的兵力配置就算不能打赢外敌,抵挡还是没有问题的,至少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