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林小说网 > 综合其他 > 统计大明 > 第一千六百一十五章黄得功的算计

第一千六百一十五章黄得功的算计(2 / 3)

只要埃及和伊拉克地区的人不造反,奥斯曼帝国就只在乎一些大城和重要口岸的利益,其余地方都是自治。

真正的奥斯曼人也没有多少,各民族杂居为主。

奥斯曼帝国甚至在这些地方都是采用包税制,就是每年从当地土司手里固定收多少税,至于当地的土司能收上来多少,那完全不管。

你有本事多收,闹出动乱自己想办法平定,没本事少收,但是交给奥斯曼的不能少。

包税制之下的土贵族们哪有什么好人,当地百姓无不赋税繁重。

尤其是这几年奥斯曼帝国为了同时跟欧罗巴和大明争霸世界,疯狂的扩张军力,又跟沙俄作战产生了大量的军费。

这样繁重的税赋,让这些地方对于奥斯曼帝国的认同感几乎没有,大明军队到来之后虽然不至于箪食壶浆的热烈欢迎,但也不至于反对。

这种观望的情绪很有利于大明的治理,包括大明为什么能在这里迅速的收拢这么多靖安军,就是应为这里的人跟奥斯曼人根本不是一条心。

但是这种情况随着大明继续往北推进,进入亚细亚半岛之后这种形势就改变了。

那边的人口就开始变得以奥斯曼人和亲奥斯曼人的民族为主了,大明就会变成四面都是敌人的状况。

关键是进入那里之后,那边还以山地丘陵为主,根本不适合大规模作战,在碰上游击战争,那结果想想都让人头皮发麻。

苏伊士运河战区的李信就不用担心这个,因为只要他攻破苏伊士运河,那么他下一步的作战方向就是爱琴海地区,要么从希腊的某个地方登陆。

要么就是在进爱琴海之前先击败奥斯曼海军,然后以海军直插伊斯坦布尔。

在李信和吴大海海陆军的配合下,人家是摘最美味的桃子,一旦成功奥斯曼帝国消失。

但是黄得功确不行,整个战役过程中他的定位就是陆军总指挥,从陆地上一路推进到伊斯坦布尔对面。

这就等于是要把奥斯曼帝国的国土都采一遍。

军部的想法也很简单,黄得功是老将,行事稳重,能够担大任,但是老将的缺点就是传统,对于海军陆军协同作战这一块经验不足。

黄得功其实挺委屈的,他在当初晋升培训的时候海陆协同作战这一块他好歹也是拿过一个良的,怎么就经验不足了。

他李信有啥经验?不就是跟郑森一起指挥过藩国海陆军协同跟葡萄牙打过一仗么?

不就是跟李定国在新大陆东海岸跟英格兰叛军打过一仗么。

不就是在英格兰岛上跟英格兰叛军打

最新小说: 华娱从三国剧组开始 我的明星夫人 综漫:战狂从咒回开始 穿成女主的影卫(穿书) 我在高武世界捕捉万物为宠 开棺有喜:冥夫求放过 与极品校花同居之幸福生活 召唤圣人 傅先生追妻记 偏执竹马,深爱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