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要被终身圈进甚至除掉的。朱慈烺是抱着补偿对方的心思,打算给对方再要一个孩子,或者给一些经济上的补偿。
这好像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当成了一种信号,这个很不好!
朱慈烺坐在龙椅上:“那就拟旨吧,授予太子巡海大都督,赐尚方宝剑,主持此次流放人员案件的全部事物。”
贵喜躬身:“是,只是这巡海大都督是几品官衔?以后可是定例?”
朱慈烺摇摇头:“不作为定例,就算是对太子的加衔吧。”
贵喜下去找人拟旨了,朱慈烺坐在那里没有在吭声,作为皇帝确实要约束自己的行为。
最近确实有点飘了,皇宫内的事情多少人盯着呢,一些自己不经意的动作指不定就被解读成什么模样。
等贵喜回来之后朱慈烺开口:“以后严格按照内功侍寝规则安排侍寝。”
贵喜立刻会意:“是,奴婢遵旨。”
破事一箩筐,今天一天没有看奏章,感觉明天又要加班的节奏,无意间撇了一眼奏章,足有七八百份之多。
这些不是让朱慈烺全部看完的,光干这个要内阁还有个屁用,朱慈烺一般只会看上面最重要的几十份,然后中间的抽着看。
之所以随机抽取是怕被太监们糊弄,把那些不利他们的奏章给藏在下面。
所有奏章内阁都已经拟定了解决方案,除了上面有几个不能决断的和需要几个部门协调办理的之外,大部分部内问题他们都已经解决。
这些奏章只是给朱慈烺发一个文本告诉他,事情是这么解决的而已。
以大明现在的体量,要是个个文件都要他亲自批阅,那大家都不用干活了,朱慈烺撑死一天也就处置一两百件事情而已。
以前内阁改制刚开始的时候,这些人又都是新手,朱慈烺怕出问题,还都自信看。
这时间久了,这些人的执政能力也上来了,而且也能领会朱慈烺的治国理念自然就不用再一点点的教了。
而且说实话,一个人的聪明才智总是有限的,即使朱慈烺这样的穿越者,其实很多具体事务未必就比大明的官员们厉害多少。
这些官员可都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挤出来的,那都是人精中的人精,还需要他朱慈烺去发挥聪明才智?
当然监督也是必不可少的,今天这帮锦衣卫就给朱慈烺好好的上了一课,没有监督的权力确实容易失控。
这要是按照气头上的朱慈烺的办法,他当时都恨不得立刻把关外地区全划给内阁管,到时候几方监督,就不会出现这么多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