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背后开辟第二战场是假,扶持当地的各族独立是真。
大明只需要出兵几千人,就能实现这一目的,就能使得奥斯曼感觉如芒在背。
而大明登陆巴尔干半岛的行为也成为了压垮沙俄的最后一根稻草,奥斯曼和沙俄之间的气氛一下子变得微妙起来。
当大明军事情报部送来相关情报之后,朱慈烺直接傻眼,虽然知道有一天对方会背叛,但是没有想到对方会在战场上直接背叛。
果然国与国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谁也不希望出现一个世界的统治者骑在自己的头上,哪怕这个国家曾经是自己的朋友。
朋友是一回事,你要是想当我的领导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好在大明已经提前准备,提前进入了防守,靖安军已经又招募了三十多万,使得大明十多万军队可以在半个月之后调往前线。
而对方即使脱离接触,然后奥斯曼调兵到大明对面这个时间也要一个月左右的准备。
所以朱慈烺直接吩咐军部,打好这最后一战,要打的对方失去信心,打的对方低头求和。
以坚定的进攻消灭对方的主力部队,让对方绝望。
但是又不能太过深入,在确保前两个阶段进攻成果的同时,给予这些新藩国一个落脚点。
意思就是再打下来的地盘就送给藩国了,剩下的难啃的骨头大明自己不啃了,而是丢给狗,看着狗咬狗了。
欧罗巴那边,联盟比预想的要快的多,这些国家前往结盟谈判甚至都没有不同意的。
到了奥斯曼和沙俄和谈的时候,整个欧罗巴已经组成了文明世界联盟,并且开始讨论对奥斯曼的支援和新的十字军东征计划。
这让朱慈烺很不安,看来没有人是傻子,这帮欧罗巴人也是苦大明久矣。
打到现在和谈,朱慈烺还是很遗憾的,欧罗巴那边人口多,土地上,已经没啥抢头了。
但是还掌控在两颗牙手里的南美洲那边还有大片的雨林,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大明还没有捞到手呢,尤其是那些银矿铜矿,真是看着他们赚钱比自己亏钱还难受。
而打一场世界大战,大明是真的没有准备好。
当然朱慈烺非常确信,只要打下去,赢得肯定是大明,因为大个三四年,大明新生代的劳动力就成长了,大明的国力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就是不知道这么耗下去,这天下有多少人称王,几人称帝了,大明自己的烂摊子又要多少年才能收拾好。
以前朱慈烺始终不能理解,强大的大英日不落帝国怎么会打输布尔战争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