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除魔名列五仙之,又何尝不是在修自己的道。
只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进境日益缓慢的吕三娘又何尝不知,欲要有朝一日重振峨眉仙门,诛杀黑山老妖和春三十娘与青萍剑下,一雪昔日的血海深仇,便唯有彻底忘记昔日的那一段情愫……
可是这芸芸众生之中,又有几人能配得上青萍剑仙吕三娘这清丽胜仙的女子……
淅淅沥沥的春雨随风而至,为这衡山的夜色又增添了几分哀愁,青翠的竹林与风雨弥生的烟雾中更显凄迷,吕三娘抬眼凝视着深邃的苍穹,终究是无可奈何的落寞叹息。
是了,周三阳虽身死道消,还有那被逐出师门的剑修奇才,那明知有缘无分却依旧百死不悔,那已然与妖魔鬼怪中暗自图谋的少年了……
那一苏轼的,又与吕三娘的心头泛起……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向来潇洒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顾不得许多了……”
聆听着黑山老妖与恣意妄为,一股羞愤之意与心头滋生,今日接连陨落了惠静神尼与圆空方丈,与正道五仙门再无力庇佑苍生福祉之际,那叹息声与亭廊之中幽幽响起……
光阴似流水,一去不复回。
与日复一日炎热,那夏蝉与枝头声声喧闹之中,黑山老妖与这之外闹腾了旬月离去之后,衡山仙门终归回复了昔日的静谧与祥和,而中元节也是如期而至。
与这方光怪6离的世界中,百姓对于七月中元节皆是三缄其口,忌讳莫深。
中元节至,地府的鬼门大开,那生前未曾了结的恩怨,也会因这鬼门关的开启,地府之中的亡魂再次归于阳世,有恩报恩,有怨报怨。
故而,若是为富不仁的乡绅之家,皆会去寺庙中求上一些灵验的符咒,希冀佛祖保佑,能与这中元节平安无事。
那城隍庙中更有警世恒言篆刻与牌匾之上,乃是:
人恶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
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迟或来早。
民间更有童谣流传于世:
七月半,鬼门开,鬼门开了出鬼怪。
鬼怪苦,卖豆腐,豆腐烂,摊鸡蛋。
鸡蛋鸡蛋磕磕,里面坐个哥哥。
哥哥出来上坟,里面坐个奶奶。
奶奶出来烧香,里面坐个姑娘。
姑娘出来点灯,掉到河里回不来。
顺天府京畿重地,自从国师普渡慈航一去不复返,民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