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是民女,做过歌女,您看?”皇后低声提醒。
“本宫也是民女,早年也曾在蜀中谋生,后来辗转各处,颠沛流离,佛陀眷顾,才生得皇儿,难道说咱们宗室有不纳民女的规矩?”皇太后语带微笑,言却平冷。
李淳目光流转,高声道:“老祖宗说笑了,母后的意思是这姑娘虽是民女,却早为家计,心如日月,是个懂事的姑娘,心下自是欢喜的。”
“是吧!本宫也如此觉得,这姑娘名字一听就让人欢喜,社评写的也不错,黾勉同心,柔嘉维则,可为上!”皇太后强调道。
掖庭宫人见此,高声唱评后将田甜引入一旁。
皇后微笑回应,心下思索,今日恐怕要出现变数。
“太原王氏女,王浅予,初评上上,请二评!”
王浅予上前,盈盈一拜,咬牙唱诵:“夭夭悦动,雀跃翩跹,风语扬逸,灵跃偃蹇。”
皇太后闻言一愣,皇后心中暗骂杨炯不懂事,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王家女起来吧,看你初评虽如此,可仪态却端庄有礼。想来是和杨炯有旧,知道你性格活泼,言语疏朗,所以才有此评价。本宫观你社评,洵美且仁,柔则茹鬈,确实贴切,可为上!”
皇后率先开口,不给皇太后下评的机会。
皇太后皱眉,看来这姑娘就是皇后看中的人,观她容貌确实上佳,家为太原王氏,可称显贵,虽然初评暗讽带讥,却也称得上门风纯正。
想到此也无意再驳皇后面子,于是定评道:“太原王氏女,王浅予,洵美且仁,柔则茹鬈,上!”
皇后微笑起身,接过掖庭宫人递来的金凤钗,插在王浅予的发髻上:“今后十日,好好同宫人学礼,大婚后可就是太子妃,莫要坠了自家名声!”
王浅予知道自己三上已为太子妃,于是躬身屈膝,低声道:“谢母后教诲!浅予谨记!”
皇后微笑扶起她,令人将她带入储秀宫学礼,准备十日后的太子大婚。
李淳见此,暗道王家女确实是个伶俐人。如今太子妃已定,自己还怎么照应潘简若?素心呀素心,你真是害苦妹妹了!
“荥阳郑氏女,郑秋,初评上上,请二评!”
郑秋洒脱一笑,快步上前,躬身一礼,唱诵:“秋兰麋芜,姱容修态,怀瑾握瑜,令仪令色。”
皇太后闻言一愣,随后笑道:“你就是皇帝钦赐太学女学正?”
“正是!”
皇后目光微凝,冷声道:“你腰间玉佩哪里来的?”
郑秋微笑,躬身回应:“是一个朋友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