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有个很有意思的习惯,很多时候,他说话之前都会侧侧耳朵,仿佛那个器官可以帮助思考一般。
“……这一家,这一家不行,这一家客流量好象比较多……”
“什么!”
“不是不是。这一家客流量比较少。”吴小雨扯住李辉的胳膊道:“走吧,我们还是继续去看看下一家店面。”
见鬼!
吴小雨腾出一只手,拭去额头上细细的一层汗珠。虽然没有将身体散热量的功能开启,虽然他也一点都不累,至少身体上一点儿都不累,可是他的脑门还是止不住地阵阵热,
在指示下,吴小雨已先后否决了十余家店面,好一点的还会和业主交谈几句,差一点的就和刚才那家一样,还没进门便直接转身离开。这没关系,每一位看店面的人都会经历一个细细挑选的过程。但要命的是负责否决,从不会负责给出否决的理由。吴小雨不得不流出一点汗水,作为搅动脑浆想出各种理由应付各种人的劳动结果之一。
其他人只用听一个理由,呆在旁边的李辉却得把每个千奇百怪的理由通通听上一遍。就算再迟钝的人,这么长的时间也感觉到寻找店面的过程似乎有些不同寻常,至少和平日听到的寻找过程有很大偏差。但李辉是一个总会从善良的一面出去判断事物的人,所以不会存在除了奇怪之外的其他念头。
不知不觉,他们走上了城市防洪堤,这是一片刚开没多久的区域,稀稀疏疏地有些店面和各种其他建筑,其中一栋建筑在转角处贴着一张纸:“店面转让”。
一家连同二楼住宿层一起有意转让的火锅店,每层约有一百四十平方。
这是吴小雨对这家店面的唯一印象,谁都不能怪他观察力不够敏锐。他只走马观花般急匆匆地看了五分钟,根本来不及看第二回拟出一个肯定的声音:就这家!
于是,洽谈过程顺利而迅。陷身于亏损中的火锅店老板当时正在焦头烂额地计算一烂帐,他简直是千恩万谢地同意了远出预计的转让费。
火锅店老板一手捏住装钱的信封,一手在转让协议上签下龙飞凤舞的大名,然后生怕吴小雨反悔一般,赶紧在支付了员工最后一笔工资后拍拍开车走人,大方地留下了二楼所有的家具以及一楼所有不再需要的营业设施。
就住在五楼,匆忙赶下来的业主也没有耽搁各自的时间,这很正常,同样没有哪一位业主可以拒绝高于市价一成的房租。
在业主起草房屋租赁合同时,吴小雨边点头边看似满意地四处打量即将成为烤店的房屋,作为决定租房的老板,他自己也一点儿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