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检举信。确实和其他的。李局长。以及在座各位官员们每天都会看上十几封的检举信。几乎一模一样。别无二致。
是的。一模一样。
一模一样地按顺序列出了被检举者的姓名、检举事件、事件时间、事件知情者等等等等具体讯息。
而不同地是。非比寻常地是。这份检举信上的姓名。也未免太多了一些。
二百五十三个姓名。二百五十三位公务员地名字。
不用数。哪怕闭着眼睛。李大局长。也可以瞬间想起这个数字。瞬间想出其中四五十个名字所对应的面孔。
经过会议刚刚开始时。十一位高官的连番确认。这些名字。都是星城市中。较为基层的公务人员。他们的职务、身份、以及社会影响、都普遍不高。
可是。这并不代表着。官员们就可以因此松一口气。
因为。在座的十一位官员。虽然并不全都是专业的反腐人士。可是。能在这个时候。坐到这个位置上的官员。哪一位不是心怀山川之险。腹有城府之深的人物?
从检举信上列出的检举事件、事件时间、事件知情者等等等等信息中。这十一双老辣的眼睛。早就从中看出:
这些详细到甚至就连几分几秒、几块几毛都列出来了的检举内容;
这些具体到甚至就连门牌号码。坐立位置都写下来了的事件经过;
这种言之凿凿。详细无比的检举。怎么可能是空**来风?怎么可能是凭空捏造?
就算此时还没有经过详细的调查取证。但仅仅就从检举信中透露出来的。这些惊人详细的信息中。十一位早已修炼成精的官员们。就几乎全部都可以肯定。这些检举内容。不调查则已。一旦调查。绝对是一件件的铁案如山。
这绝不是凭空臆断。
此时。坐于靠近窗户的位置。面前的小烟灰缸中。早已经满满当当地插满了烟头。面前的环形会议桌上。早已经密密麻麻地洒满了烟灰。但仍然一支连着一支。不停熄烟。又不停吸烟的检察长。他额头上那些密密麻麻的汗珠。他那只似乎极力想要稳稳地握住纸张。但却止不住颤抖哆嗦的左手。以及这位作为检察长的专业人士身上。这种再也不顾及喜怒不行于色的表现。就已经为这一切的推导。这一切的判断。提供了最有力的说明。
是的。他的手中。也有一份检举信。
在座的每一位官员手中。都有一份检举信。
这并不是复印分。而是他们在一个半小时以前。或者说。今天早晨八点钟左右。在各自刚刚推开办公室房门的时候。第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