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的说道:“都是傻柱的错!要不是他打架下毒手,哪有后来这么多事!”
再说宋远回家路过中院的时候,就听见贾家里面争吵的声音,宋远听了两句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贾家屋里秦淮茹在那说道:“妈,你就听我一句!人家宋干事说了两回了把户口转到城里来,趁着这阵子招工人多管得不严,咱们就抓紧时间办了吧!”
贾张氏的大嗓门在喊:“他懂个屁!一年几百斤的粮食再加上东旭的定量,够咱家全家填饱肚子了!你嘴一张就是几百斤粮食不要了?”
“东旭一个月累死累活的才能挣这三四十块钱,没了这粮食咱们得多花多少钱?”
秦淮茹气急:“妈,那要是政策变了,真让农村户口的人还回去,咱家咋办?”
“咋办?我就不回!谁让我回去我就吊死在他家门口!”
秦淮茹深吸一口气:“妈!这话可别乱说,你想想后院的老太太,以前多厉害的人,现在都被整的服服帖帖的!”
想起聋老太太贾张氏的嗓门也小了不少:“我这又和她不一样!”
秦淮茹继续好声劝着:“妈,别心疼那些粮食了!和我一起把户口转过来吧!”
贾张氏立马把头摇的和拨浪鼓一样:“我不转!”
“那真送你去农村怎么办?”
贾张氏继续猛摇头:“我也不去!”
不管秦淮茹怎么劝,贾张氏就是这两句话,气的秦淮茹最后不吭声了。
贾东旭夹在中间十分为难,他内心也觉得秦淮茹说的有道理,可自己亲妈又这么坚决的不愿意转户口,这让贾东旭为难了。
最后他无奈的说道:“要不这样,妈的户口先不转了,淮茹的户口咱找找人看能不能转过来。”
贾张氏没反对,但嘴里还在嘀咕着那么多的粮食不要白不要,真不会过日子。
接下来几天,许富贵忙着对接西城区电影院工作的事,一天天早出晚归的。
秦淮茹也挺着大肚子居委会、街道办、派出所三个地方到处跑,办转户口的事。
再加上何雨柱也还没出院,95号大院里反而平静了下来。
时间一转眼就到了7月,院子里接连发生了几件大事。
第一件事是何雨水考上了中专—北京纺织工学院。这所学校是纺织工业部下属的中专院校,后世到了87年改名为北京服装学院。成为全国唯一一所以服装命名的本科院校。
何雨柱为此乐得不行,趁着自行车还不要票掏钱给何雨水买了一辆全新的自行车,让何雨水上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