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有人问这超级计算机还能不能再搞到手,军方首长笑骂道:“你们这才是想得美,这一台设备别看不起眼,在美国都要400万美元,再弄回来一路打点怎么也得500万。有一台就不错了还想再要?真当都很有钱啊?”
这些领导们顿时无语,想想也是只好都不吭声了。别看他们一个个都是部长副部长,想拿出来四五百万美元的活钱那也不可能!
有反应快的已经围着刘副部长开始套近乎,想多混一些计算机时长,把刘副部长乐呵的张大嘴巴笑个不停。
把设备运到京城二机部下属的研究所,这台6600也享受了超级待遇。
选了个大办公室当机房,防静电地板、空气除湿等等都不能少,为了降温上级还特批从上海冰箱厂调拨了两台65年才研发成功的三相窗式空调。
二机部为这台6600专门设置了一个处室,安排了四名操作员。你有什么需要计算的要先提交处室审批后再由专门的打孔员来输入数据,随后你就在门口等着吧,结果出来会给你。
从头到尾你连机器是什么样子都看不着。
即便如此,各个部门的专家们也甘之若饴,这台6600的性能实在太强悍,特别是应用在核物理、航空航天、气象这种计算量庞大的地方,速度比以前快了几十倍!
一时间在国内的各大科研所圈里二机部的计算中心是名声大噪,每天都有无数人在排队等候,许多科研项目也开始慢慢加速。
军方的首长得到报告后倒是很满意,宋远同志这又是干了一件大好事。
在港岛的宋远刚收到北美分公司寄过来的十个计算器样品,就接到了科学院的通知:“光刻机通过国家验收了!”
正常情况下65年我国应该就研发出了第一台接触式光刻机,可这不有宋远吗?
知道光刻机发展历史的他连续掏了七八百万美元,要求就是上第三代的投影式光刻机而直接跳过第一代接触式、第二代接近式光刻机。
这要求把科学院、华清大学和几个工厂折腾的够呛,不说别的就里面的透镜就把上海光学厂折腾的欲仙欲死,高纯度没有任何杂质的特殊光学玻璃,那是烧了一炉又一炉,换来的都是冷冰冰的“不合格”三个字。
好不容易烧出了光学玻璃,可打磨加工又是难点,即便是八级工上阵也难以打磨出符合要求的高精度透镜,最终还是宋远偷梁换柱送进国内的瑞士高精度磨床到了以后,配合着8级工干废了上百套后才弄出来一套符合要求的光学透镜。
如今这台投影式光刻机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