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这里上学不收学费,什么费用都不收,就连书本都是捐赠来的。但是他说他要在家里照顾爷爷,还要下地干活,不想来了。”
“那个男娃才十三岁,我还想劝他再上两年学,可是劝不住他。”
周璐瑶几人听着校长的话,唏嘘不已。
“校长,学校里的老师呢?”
校长:“学校里有两个年轻的支教老师,所有的班级就是他们俩教课。放假了,他俩都回去了。这两个老师都是别的地方过来支教的,毛钱工资都没有,我这心里都过意不去呀。”
周璐瑶:“除了刚才那个家里困难的学生,学校里其他的学生,家庭条件都怎么样?有没有特别贫困的?”
“有的家庭特别困难,也有家里还过得去的。我在这里当了几十年校长,每家的情况都了解……”
周璐瑶询问着校长的各种情况,校长说明了各种情况。
在周璐瑶身旁,有个二十出头的女生拿纸笔记录着校长提到的各种情况。
情况了解清楚后,四人在起进行讨论。
“会长,现在咱们怎么做?”
周璐瑶:“咱们分成两个组,二人组,分头行动,去调查校长说的那些家庭困境的学生家里的情况,如实统计。之后给他们办理银行卡之类的,咱们的补助,定要从咱们希望之光发出去,直接到受捐者的手中,减少中间环节。”
“慈善事业的难度,就在于中间有些流程不够透明,而咱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减少中间环节,让善款直接到达受捐者的手中。”
几人按照周璐瑶的安排,分头行动。
用了两天时间,周璐瑶几人给家庭困难的孩子,按照困难等级,给了不同数额的补助。这些补助是按月发放。
周璐瑶还联系了两位支教的老师,由未来之光,给他们提供支教工资。只要他们在这里进行支教,就能得到未来之光每个月发放的支教工资。
在对未来之光表示了万分感谢后,他们接受了未来之光的帮助,毕竟他们在这里的衣食住行都需要定花费。
临走前,周璐瑶还给学校留下来许多粉笔板擦以及各种文具,这些是他们随车携带的东西。
“谢谢谢谢你们啊,你们都是好人。你们的那个基金会,叫什么?”
周璐瑶:“我们是未来之光基金会。”
离开这个小镇,周璐瑶几人又前往下个目的地。
————
小萌的绘画兴趣班。
沈老师来到小萌面前:“林晓萌,老师问你个问题:那个最近经常来接你的人,是你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