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不强那国必然不强,而富国先富裕君,是因为如果天子不富敢问国家如何富,常言有道是富藏于民,在臣看来此言当时不堪。”蒋济仁言道。
龙玉这时候来兴趣了直接问道:“为何?”
“因为富藏于民只会使民富而非国富,这就好比帝国是一个养殖场,如果养殖场本身不富裕无法购买武器抵御狼群,而只是养肥了羊群,那不过只会招惹更多的饿狼,而若养殖场本身富裕购买了足够强大的武器然后在购买新鲜的草料,这样就算羊群养的在庞大在肥也没有丝毫顾虑,狼群也只能望而止步。”蒋济仁答道。
闻言龙玉点了点头,不得不说蒋济仁的说的话确实到位,也比喻的很恰当,若是国家不富裕百姓富裕在他人眼里不过是一块更加美味的肥肉而已,这就好似华夏历史中的明国一般,富藏于民百姓富裕了,朝廷却很穷,所以明国才会被清国灭亡取而代之,换言之若是明国有钱富裕,哪怕百姓穷点,但是明国怕什么,清国敢于来犯?所以富国先富君这点龙玉很赞同,君是什么君就是朝廷,君富了不就是朝廷富了?朝廷富了那百姓还会饿着了?如果朝廷都不饱敢问百姓如何吃饱,就算百姓吃饱了也不过是他人眼里的一块肥肉罢了。
最后龙玉直接点名魏翔问道:“朕问你在邳州乃是魏家众人,三代士族都是朝中显贵,甚至曾经族中有人官至尚书。”
“臣不敢自夸。”魏翔很谦虚的言道。
听此龙玉笑了笑言道:“朕也看了你文章,确实写得很好,你的想法有好也有坏,朕很欣慰魏家能够培养如你如此大才之人。”
闻言魏翔心中满是欣喜言道:“臣不敢当,都是家族的功劳。”
“朕想知道你如何想出,土地国有的想法,要知道这个想法很大逆不道。”对于魏翔的这个想法龙玉确实很诧异,要知道这个想法太超前了,在华夏也是经过五千年文化历史的沉淀才造就了如此的想法,但是在这个封建社会居然有人想出了这个,真的是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奇才很多就看自己能不能找到。
对于龙玉的话,魏翔自然是很顺畅的将自己心中的想法一一道来:“回禀陛下,臣出生在士族,从小到大确实是衣食无忧,可是就因为如此也是看到了许多最底层百姓的生活方式,他人购并土地劳逸众生,虽然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事情使然他人也未曾犯法,但是若是土地国有,他人只有居住权租赁权,而无交易权,那这种情况不久没有了,这样许多人也不会因为需要交每个月的月例钱而辛苦劳作到头来分文不剩,这样百姓生活希望自然更大,帝国自然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