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醋味浓熏着九姐儿,就没有让乳娘将孩子抱过来,只歪在炕上闭目养神,一边有冬梅拿着美人锤捶腿,这几日年节里到处走动赴宴,着实累得很,难得有着片刻的空闲能好生歇歇。
冬梅瞧着林芷萱眯着眼睛,便提了一句:“娘娘若是累了,就到床上睡会儿,这炕上歪着不舒坦。”
林芷萱闭着眼睛道:“白日里睡了怕晚上睡不着,我只歪着歇会儿,咱俩说说话。”
林芷萱问了一句秋菊可好些了。
冬梅道:“伤筋动骨一百天,这虽然没伤着筋骨,可是怎么也得出了正月才能好全。”
林芷萱点了头,道:“让她好生养着吧,过晌我去瞧她。”
冬梅应了一声,才问了一句:“娘娘,方才那个人虽然瞧着穿得破破烂烂的,可是说话谈吐倒是像个读书人的样子,娘娘怎得不听他说完就赶他走了,若是当真是个有才干的呢?如今王爷正是缺人手的时候,娘娘怎得将人往外推呢?”
林芷萱略微睁开了眼,瞧了冬梅一眼,眉眼间带了一丝难抑的惊喜,竟然也打起精神跟冬梅说起话来:“这世上有才干的人很多,可是怀才不遇的也不少,有的时候有才不一定有用。王爷缺的是明事理,识大体,能干实事的人,而并不是眼高手低,只会纸上谈兵的人。”
冬梅道:“娘娘又不曾试过他,如何知道他只会纸上谈兵?”
林芷萱含笑道:“我的确不曾试过他是否真的能做好事,只是觉着他遇事想得太过简单,这倒是不怪他,而是大多还不曾为官的书生的通病。
他们素日里读圣贤书,只知道老有所依,幼有所养,能成天下大同,却不知道这其中的难处,毕竟这些也都是那些圣贤们想出来的,历朝历代千百年了,谁敢说哪一朝哪一代就当真没有点时弊?
王爷纵然有心,也有才干谋略,可是毕竟只是一个人,没有三头六臂,多少事都得依靠底下的官员去办。底下的督抚总兵有得将政令交给在下头的知府知州,以至于衙役兵丁,一个政令,里头牵扯着何止千百人,这里头谁敢保证一个徇私枉法渎职不恭的都没有?而这但凡出了岔子,难不成都是王爷的过错?
而若说改革吏治,整顿科举,又哪里是那么容易的事,王爷才当政多少年,从前先帝爷时候留下的弊政,王爷如今已经在力排众议地变革,却也不是一日两日就能立竿见影的。
况且这其中要得罪多少人,多少势力,多少党派,又是另做别论了,自然也不能说给那些书生听,否则,这又是党争之弊,他们听了也不过大加挞伐罢了。他们只知道好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