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迎接他们的,是万人唾骂的公审大会,是无穷无尽的牢饭生涯,是在逼仄腐臭的牢房里,和老鼠蟑螂天天睡在一块,过得人不人,鬼不鬼。
一切的起因,只是因为他们偷了一条狗。
从此这条狗的主人,那个漂亮得不像话却又心如蛇蝎的女人!成了他们阴暗潮湿的漫长一生里,最可怕的噩梦。
偷狗贼被抓,村里筹备新年的气氛就热闹起来。
再也不用人心惶惶,都高高兴兴张罗着即将到来的春节。
腊月二十八,齐晔在家里把买来的年画、窗花、春联、灯笼还有门神都在家里挂起来。
整栋房子一下就变得喜气洋洋,到处都显得红色喜庆。
江茉对于这个年代的审美,也越来越习惯,看到的时候只是眼角微微抽搐一下,又觉得这种年代味儿十足的新年,也挺好的。
家里的年画,都是薄薄的塑料材质,上头必然画着体态丰腴的胖娃娃,靠着大鲤鱼,戴着金手镯,捧着仙桃或是元宝,扎着两个小揪揪。
人们都觉得,越红越喜庆!
客厅里贴上一张毛.□□,底下是红旗。
门口用浆糊上一对春联“一心一意跟党走,同心同德搞四化1”,还有窗花更是少不得的。
别人家家户户都是巧手媳妇儿剪窗花,贴在窗户上,繁复细致的花纹,各式各样,很有对称美的韵味,还能顺道比比谁的手更巧。
不过江茉和齐晔嘛,自然是齐晔剪窗花。
江茉不仅不剪,还要捣乱,她先一剪子把齐晔叠好的窗花纸剪两下,再让齐晔剪。
这样的话,齐晔靠出色的创造力和一双巧手仍旧剪出漂亮复杂的窗花后,她也能对人炫耀炫耀,“这是我和齐晔一块儿剪的。”
腊月二十九,村里的习俗是“二十九、蒸馒头”。
如今自家种田后,大伙儿都不再缺衣少食,粗粮馒头也都蒸出一笼笼的。
亲朋好友之间,还都送去一碟自家的馒头,祝福对方“蒸蒸日上”。
大伙儿做的馒头也各有不同,有玉米的、红薯的、荞麦的、白面的,还有条件更好一些的,甚至会做红糖馒头。
谁家做了红糖馒头的,那真是走在路上去送馒头时都恨不得绕着村里的路多走几圈,让大伙儿都瞧瞧!
齐晔倒是别出心裁,他捏了几个兔子馒头、小鸡馒头,送到王有根家时,王春华和王春分生的那几个小猢狲都看呆了眼,蹦起来三尺高,吵着闹着当场就要吃,馋得口水流了一地。
转眼到了大年三十,各家各户早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