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力排众议让郕王朱祁钰即位,年号景泰,遥被瓦剌俘虏的正统皇帝朱祁镇则是成为了太上皇,断绝瓦剌以英宗要挟的企图。
“于谦迅速整顿剩余兵力,约10万老弱残兵,调集两京、河南备操军、山东备倭军入卫,并令通州粮仓紧急运粮入京,
同时为了提振士气,于谦带着朱祁钰亲自披甲巡城,让明军士气大涨!”】
朱祁钰。
这个名字他并不陌生。
朱祁镇跟他之间似乎有矛盾。
于谦令立新君是对的。
只是之前他将老四派到了甘州,甘州离得比较近,所以是老四即位。
而按照原本的时间线,朱高烁是去了遥远的南边就藩。
现在是这个叫朱祁钰的年轻人。
说起来这似乎也是他的重孙。
但重孙二字,现在已经让朱棣非常害怕了。
比如朱祁镇,年纪轻轻的就当了太上皇,简直是丢人。
有时候他甚至在想,朱祁镇的母亲会不会是瓦剌人,其实朱祁镇是瓦剌派来的卧底。
【“瓦剌的军队很快就攻到了京师脚下,于谦在九门布置兵力,并且亲自坐镇德胜门,死守不退。”
“景泰帝在这场战役之中,也是亲自披挂上阵,其母亲苦苦哀求,但景泰帝朱祁钰早已下定决心。”
“他是朱家的子孙,真到了城破的那一天还有襄王可以即位,定要上阵杀敌!”
“朱祁钰在自己母亲面前坚定的说道:“我姓朱,朱家男人还是有血性,还愿意为国效力!””
“说实话,对景泰帝朱祁钰我只能感觉到可惜,他老爹朱瞻基怎么也想不到,这个从小性格软弱的儿子,其实才是最像他们家朱家男儿的。”】
“这才是我朱家男儿啊!”
朱棣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想起后世人对老四的评价。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句话同样可以用在朱祁钰的身上。
宁死不退。
朱棣心中对这个朱祁钰的重孙,很是赞叹,完全就是继承了朱瞻基的风范啊。
再看看朱祁镇这个重用宦官的重孙。
差别太大了。
朱家人宁死不退,这是何等气节。
朱棣看了一眼朱瞻基。
原来并不是大孙子没有能继承皇位的儿子,只不过是眼光不行,选错了人。
若是一开始就将朱祁钰当成皇帝来培养,大明也不会元气大伤。
朱棣此时心中对朱祁钰母亲的猜测也逐渐明了。
显然朱祁钰生母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