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不可能对夺门之变毫无所知。
但是他却没有能力阻止。
文武百官现在都很清楚,朱祁钰根本没有子嗣。
还身染重病,必死无疑。
这样的皇帝,不会有任何的大臣站在他这边的。
这种情况下身为太子的朱见深肯定会继位的。
也就是说,朱祁镇其实不是抢了弟弟的皇位,而是抢了自己儿子的。
朱棣也是摇摇头。
对这样的结果感到惋惜。
毕竟明明是可以阻止的。
只要朱祁钰狠心一点,不顾一切的杀掉朱祁镇跟朱见深,又怎么会落得如此下场。
他相信只要朱祁钰真的狠心下来,朱祁镇必死,那个妖后也是无法阻止的。
身染重病,没有子嗣,后宫之人的手段罢了。
【“很多人其实都问,为什么于谦不出来阻止这场政变,其实原因很简单,于谦没有办法阻止。”
“这是一场政变,朱祁钰病危,孙太后复立朱祁镇是符合礼法的。”
“此时已经不仅是孙太后支持朱祁镇复位了,甚至连文官集团也是大力支持。”
“明朝的历史为什么会复杂,原因其实就是武勋集团跟文官集团的对立,再加上皇帝的制衡,形成了各种诡异的旋涡。”
“此时的文官集团已经日益强大,若是于谦阻止夺门之变,最终的结果就是引发大明更大的内乱。”
“各地藩王同样会打着勤王的口令出兵,实际上现在就是要朱祁镇登基才能稳定住局面。”
“历史上夺门之变中对于谦的记载不多,只知道第二天早上,他跟往常一样穿着朝服去上朝,当天于谦就被下了大狱!”
“夺门之变是一场政变,是没有理由的,但是却合情合理,因为朱祁钰已经没有子嗣,大臣们跟着他毫无意义,此时朝中已经没有任何官员支持朱祁钰了,所以朱祁镇才会赢得如此轻松。”】
武勋集团跟文官集团?
朱棣眉头紧锁。
他怎么都想不明白,朝中什么时候出现这样的对立局面了。
至少在他的永乐一朝,这两者之间是非常均衡的。
可为什么会突然失衡了呢
朱棣当然不傻,很快就看清楚了事情的本质。
他觉得问题的根源就出现在老大朱高炽跟老二朱高煦身上。
毕竟这两人现在的对立,其实就是代表文官跟武将对立。
朱棣感觉很难过。
因为他发现,大明朝后续很多的问题,其实根源都在永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