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然而,无论心里有多么蔑视,偏偏拳脚无力,这种感觉真叫一个憋屈。所以,王闹闹一来,阳逵就像是看见了亲人似的,大开关门,将王闹闹迎了进来。
下辨,武都郡治所。
阳逵不停地诉说着杨腾如何不服王化,嚣张跋扈,自己又有多少苦衷,不得已而从贼,并及时拨乱反正,归顺天兵。目的不过是想让王闹闹赶紧领兵出征,大开杀戒,甚至已经做好了狗腿子带路的准备,没想到王闹闹居然要请人吃饭,打算来个先礼后兵。
那些羌胡部落并没有严正立场,在他们心里,抢一个人和抢一座城并没有区别,唯一需要判断的就是自己有没有实力抢回来。所以,官军来了他们也可以听其调遣,叛军来了他们也可以奉其号令,就看谁给的好处多而已。
当然,这其实也不能全怪他们,因为无论是官军还是叛军,他们要是敢不答应,都不会有好果子吃。
再所以,部落首领们愿意待价而沽,反正死的都是族人,也不是他们,有时候死的人多一点,拿到的好处还能多很多。
当武都各处的大小首领都到齐之后,果如阳逵所言,杨腾并没有来,只是派了他的儿子杨驹前来。王闹闹也不介意,依旧满面笑容地招呼大家,该吃吃,该喝喝,啥事别往心里搁。同时,大力宣扬朝廷的政策,只要他们肯乖乖,不反叛,不闹事,朝廷愿意既往不咎。
可是,没几个人愿意搭理王闹闹这种哄小娃的话。
假如只有一亩地,究竟是种粮食养人,还是种牧草养羊,完事再养人?这是生活方式的不同与生活资源的分配问题。千万别说汉人百姓欺负羌胡百姓,因为凡是百姓,日子都不好过,好像汉人百姓被贪官污吏割剥,羌胡百姓也一样被他们的首领压迫。
但是,汉室强大的时候,羌胡愿意服从王化,因为打不过,不服不行。然而一旦汉室衰弱,羌胡造起反来,首先倒霉的就是那些汉人穷苦百姓。所以,汉人百姓想要生存,只能胡化,像羌胡那样搏命。
再所以,其实没什么羌胡、汉室,所谓勇武,也不过是艰难罢了。
然而现在,整个武都郡一共才几万人,羌胡的实力比汉人大的多,这个时候王闹闹想行安抚之策,好像有点不是时候。
就在那些大小首领冷嘲热讽,快要指着王闹闹鼻子叫骂的时候,门外唱报传来,说是白马羌大首领杨腾到了。
众人惊讶,尤其是杨驹,明明父亲已经派了自己与会,探听朝廷动向,现在却又亲自前来?
杨腾是被人把脑袋放在托盘里端进来的,张辽之前带着骑兵旅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