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一枪戳死,然后就跟在赵云身边,从扛大枪开始,一步都没落下过。
赵云训斥道:“你现在是师长了,不是我的警卫,跟着我去干啥?守御鸡鸣山的任务不重要吗?保护好参谋长,他若有任何闪失,我砍你的头!”
荀攸劝说道:“元帅,兵力太少,不足以增援涿鹿,也不足以吸引卑奴大军,您应该再带两个旅……”
赵云笑着反问:“公达,我把人都带走了,你拿啥守御鸡鸣山?”
荀攸急切又道:“元帅,您能够成功吸引卑奴主力,在前边打的越好,鸡鸣山就越安全。何况十五师乃是骑兵师,防御本非其所长,田豫又已经调派兵力,赶来增援,应该这一两日就到,届时必可保鸡鸣山无虞。”
赵云看着十五师众将,想了想,说道:“四十七旅跟我走。”
旅长庞柔立刻兴奋地应道:“是!”
…………
鸡鸣山距离涿鹿很近,来回也才六十余里,对于骑兵来说,这点距离根本不够跑的。这也就是说,赵云在鸡鸣山整军出击之时,涿鹿那边的鲜卑大军也已经得知了此讯。其实这也是鲜于银旅无法游击,被打成残部,只得退守潘县的原因所在。
然而赵云不是鲜于银,他所率领的也不止是“三个旅”,而是“十个团”!
从鸡鸣山一出来,赵云便摆出了一个豪华版“雁行大阵”,但是与往常意义上的更利于包围的“雁行阵”又有所不同。
首先是四个重骑团,各自为锋刃,带领四个骑兵团。而四个重骑团之中,宋宪与徐晃又为前突,侯成、马玩侧翼随行,也就是说,不管宋宪、徐晃往哪儿突,侯成、马玩都要跟着往哪儿杀。如此一来,等于有了两只强大的“雁翅”,既可为左右护军,又可独立冲阵。
接下来是所谓的中军“雁首”,由警卫营成廉部,以及岳饼旅与庞柔旅的警卫营,三营组成前锋,剩下的两个团随行。
这般布置,说是“一发三矢”也行,但是其中还暗藏“二矢”,可要真打到危急关头,兴许敌人就能发现这其实还是“一矢”。
然而,中军雁首,三营前锋,赵云要亲自担当锋刃,却把吕布丢在了后面,率领随行两团。
对于“雁行大阵”的摆设,各个将领都理解了自己的任务、位置以及作用,均是佩服,然而对于赵云最后这一个安排,却又均感震恐。
吕布当时就嚷嚷上了:“二舅子,打仗让元帅当锋刃,这是谁教你的打法?”
“军前,你应当喊我元帅!”
赵云说这个话的时候,那股狠劲好像随时都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