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军、九军,兵分两路,由酃县而出,徐荣想要前往桂阳郡治郴县,首先还得面对前边的耒阳,而吕常出门往西南,直接面对的就是零陵郡治,泉陵。
虽然零陵郡多数都是山高水险之地,却是从东北向西南,渐渐升高的,至于泉陵嘛,还算比较平。事实上,这里也的确是一块山间盆地,周围几乎全都是山,但是这些山并没能将泉陵封堵严实,在它东北方向有一个大大的开口,使得这块盆地看起来更像是“马蹄型”的。
既然泉陵敞开怀抱,如此热情好客,对于第九军吕常所部来说,就好办多了,何况人家还带着“荆南之虎”张怀阳,所以第九军到达这里之后,泉陵便开城献降了。
然而郡治泉陵献降,并不等于第九军已经拿下了整个零陵,真正的艰难才刚刚开始。
话说就在泉陵这里,有一条“深水”汇入湘水,而这条“深水”就是后来的“潇水”,所以,后世所谓的“潇湘之地”,真正的中心就在这里。
好,两条水。
是不是说明咱第九军至少有两条水路可以走了呢?
又话说,“潇者,水清深也。其上两岸,树木葱绿,水流清澈幽深。”
看着挺美,可它为啥深呢?
因为山太高了。
就这么说吧,你要是敢从这儿行船,人家站在山上撒泡尿,都能尿到你的船里来。而且这样的地形还不是一小段,因为深水是把整个舂山给冲开了,流出来的。括弧,“舂山”就是后来的“阳明山”。
孔子曰的好,小阴沟里好翻船。这个“小阴沟”究竟得大多,咱不知道,反正徐商要是敢带着水师走深水的话,估计人家也挺容易让他翻船的。
那咱走别的路不行吗?比如陆路,兄弟们大多都是北边来的,到底还是踩在地皮儿上,心里才比较踏实。
也行,只要打这儿折回去,绕过舂山,走它的东南边就能南下,当年秦朝始皇帝还在那边修过驰道呢!只不过,走那边好像去郴县更方便一点,而且就算绕过去,能够到达舂山南边的营道、营浦等地,挡在南边的还有一座更大的“九嶷山”!
九嶷山,又名苍梧山,纵横两千余里。相传古时舜南巡狩,崩于山间,即葬于此,二妃“娥皇女英”千里迢迢前来寻觅,由于九峰相仿,令人疑惑,终未得见。
这是不是说,咱们就只剩下了湘水这一条路可走了?
差不多吧,但是湘水西岸有“岭南五岭”之中的越城岭,东岸就是舂山以及湘水源头所在的阳朔山,紧跟着还有都庞岭,再向东南还有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