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能够拓地上万里,还能给大汉添那么多糟心的麻烦事,可是他一死,他所想的那个“大鲜卑”其实也就不复存在了。
为啥?
因为他的那锅汤里,没有肉……
而大汉的这一锅肉汤,在刘汉少穿来他们汉朝以前,就已炖了好几千年!
所以再看骞曼的作为,也许他没有檀石槐那样的勃勃野心,而是甘愿做了肉汤之中的一粒花椒,一瓣大料,或者是一点点盐巴,然而他却让他和他的族人们,永远的拥有了这一锅肉汤,因为他们本身,就是这一锅肉汤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再所以,也许骞曼其实真的比檀石槐更加杰出。
…………
“不管大汉还是鲜卑,咱们都是一样一样的。在哥心里,早就认下你这个兄弟了!”
安抚过骞曼之后,转过身来,刘汉少又一头扎进“最高统帅部”,前线的仗具体应该怎么打,有戏志才、王闹闹,赵云、荀攸,阎行、成公英这些人在,刘汉少不会随便的指手画脚,胡乱下令,但是要说一点心都不操,那也是不可能,最起码也得做好后援大保健吧?不对……是“后援大保障”!
还得协调各部,及时地增补兵力吧?
关于这事儿,首先要说的就是交州,这不是过来年了嘛,新一年的征兵又要开始了,尤其是王闹闹又已经追着刘备攻入了汉南半岛,那边缺人,相当缺人。
按照兵武部韩遂的意见,直接征发交、广二州的兵员,就近补充到汉南半岛,如此也能大大减轻需备部的后勤压力。
但是刘汉少却明确表示反对这个意见!
更令人有些难以理解的是,皇帝陛下居然还在坚持着“掺沙子”的策略,打算来个“南北大对调,东西大迁徙”,要把辽州、幽州征来的新兵送到交、广,甚至是陕、司、豫、兖、青,以及益、荆、扬、徐的新兵,也都通过大河大江,运送到入海口,而后转乘海船,沿着海线,一路往南“散播”。
同样的道理,交州、广州、抚州,以及扬州南部的会稽郡和大明珠岛上征来的新兵,也如此这般,一路向北“散播”。
无量天尊,哦咧个去!
咱就是不打仗,单单是这种征兵之法,播来播去的,就得需要多么强悍的运力保障啊?
然而刘汉少说,没事。咱就是送的慢点,路上走的时候长点,只要送到了地方,那就是送去一个是一个。可是反之,如果咱们现在为解一时之急,图个省事,让他们就近“组团入伍”,将来一旦发生问题,可能就会是很大的问题。
虽然刘汉少人为地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