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当朝宣布罢免,而后交由三司进行调查、审判。
这也就是说,在首相的任用与罢免的过程中,皇帝实际上只是起到一个监督与象征的意义,以此来证明首相任用与罢免的合法性。
与此同时,律法还要明确规定,国家常态下,皇帝无权干涉首相治政,但是,凡遇到危急状态,比如国家遭到入侵,或是遇到重大灾害,国家宣布进入紧急状态,皇帝便可以最高统帅的名义发布紧急动员令,调动指挥军队对抗入侵,或者组织百姓积极抗害减灾。
如此一来,再加上咱们先前那一套继承与废黜皇帝的“神律”,使得皇帝与首相都可以得到律法上的支持,也得到律法上的约束,而后各司其职,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齐心协力地为咱们大汉做贡献。
另外咱们还有“国务阁”与“大朝会”,御府与政议院,这么多人一起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便可以在国家遇到问题的时候,尽早的、及时的修正错误,弥补不足
虽然这个世上没有绝对完美的制度,但是只要我们的大汉能够坚持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也许便会一直保持着年轻的活力,朝气蓬勃地走下去。
…………
有些事情不是刘汉少不想做,而是怕步子迈的太大,容易扯着爱爱卿卿。比如他刚当皇帝那会儿,如果直接把曹操调上来当首相,会比杨彪做的差吗?
可能会,也可能不会。
或许曹操会以一种排山倒海的姿态,将各方势力,诸多叛逆一路推平,凡是胆敢跳出来跟朝廷炸毛的,全都得被“五色大棒”活活打死。真要是那样做的话,大汉也许会受伤很大,但是也能更快更早的取得胜利。
可是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刘汉少还能保住小命吗?曹操还能耐着性子为大汉修一辈子的路吗?
荀彧积劳成疾,因病而退,之后法正接任首相之位。其实这一次就不是刘汉少点名任命的,而是让爱爱卿卿们畅所欲言,举荐贤才。而后法正因为之前敢于把“皇家实业集团”从皇室手中抢过来,不仅利好了国家,也等于变相的为爱爱卿卿们出了一口气,所以法正便击败了诸葛瑾,获得大多数朝臣的支持。
其实刘汉少知道法正的性格有缺陷,这娃上台之后收拾了很多从前看不顺眼的人,但是以法正的智慧,肯定不会明着“公报私仇”,而是在为国效力的同时,顺手就把那些人给摘出去了。当然了,这也可以从侧面反应出那些人,要么能力不行,要么底子不净,否则是不会给法孝直找到借口的。
所以当许多旧臣找刘汉少求情,甚至是状告法正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