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亦有许多哑矿。据我家行商所知,这些哑矿实则已有人在暗中开采。郡主若想探寻铁矿的秘密,不妨查查哑矿,或许能有所收获。”
读完信黛玉,心中暗叹: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她立刻派人将信转交给林景晏。
林景晏立刻差人唤来熟悉矿务的幕僚询问哑矿之事,果有其事。
但凡有矿产之地,自然有易开采的,也有难开采的。
这些开采难度大的哑矿,官府并未安排专人看守,就那么闲置着。
但稍有门道的人都清楚,有些开采难度不算太大的哑矿,早被心怀不轨之人盯上,为谋取私利偷偷开采。
林景彦当即将调查重心转移到哑矿上。
一番探查后,不出所料,东昌府下哑矿数量惊人,且不少矿石流向与东昌知府有关。
不过,林景彦得知此事后,并未声张,只暗中派人继续查探。
夜里,林景彦从府衙直接去了驿站,为了后续的查探,他们要离开东昌府,前往青州了。
因为这些日子东昌的事儿闹的太大,那些人的头缩了回去,他们要走了。
给他们留足了空间。
东昌这边留下人手私下查探,以免打草惊蛇,这东西出来了,总要找到流去了何处才是。
最关键的,这铁器和青州之乱到底有什么关系,如今他们还一点儿都没摸到门路。
青州之乱的起始真的只是东昌的民怨么。
他不知道,所以要继续查。
从东昌前往青州,路途并不遥远。
或许因东昌之事已有所传播,出了东昌走在官道上,一路上都能看到前往东昌申冤的百姓。
林景彦和黛玉心中都明白,百姓若能安稳度日,谁愿冒着生命危险去反抗呢?
有人为他们做主,他们自然也不愿意那自己一家的命去冒险的。
若是青州之乱真的是民怨而起,至少如今与他比领而居的东昌会安稳一些了。
黛玉和景晏在东昌留下人手,等待与陛下派来的人接应。
毕竟他们并非专职查案,这里后续如何处置,主要得看陛下旨意。
好在京城飞鸽传书告知,前来处理此事的人已在途中,想必不久便会抵达。
陛下此次决心彻查被贪污的赈灾款,让这笔钱重新发放到百姓手中,重拾东昌百姓对天子的信任。
陛下是怎么样的,他们都知道,既然他这样说,除了恩县的那些姑娘们,这里的事儿,他们也不必再多有忧心了。
在从东昌前往青州的路上,